碼頭路亞釣魚用什麼米諾好?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題主的問題表述有些含糊,碼頭是淡水碼頭還是海釣的碼頭?是廢棄的碼頭還是駐船的碼頭?雖然同為碼頭,但使用路亞作釣的方式卻大有區別。我所在的城市屬於蘇北地區,距離海岸線較遠所以海釣的次數並不多,所以本篇我們主要以淡水碼頭的作釣經驗來解答題主的問題。
淡水水域,碼頭的分布多在大江大河之上承載的是水上貨運的功能,也有一些小型碼頭位於以旅遊為主的景區湖泊之中,還有一種是廢棄的碼頭這種情況比較少見,常見於航運改道或河道改為景區後遺留下來的舊址。在不同的位置怎樣使用路亞呢?我的作釣經驗是這樣的,逐一列舉。(下圖為短舌板米諾)
航運碼頭的作釣航運碼頭以走船裝卸貨物為主,多處在水域面積較為開闊的地勢,它們的共同特點是水位較深。以我們本地京杭大運河為例,萬寨港就是典型的深水釣場且多有翹嘴出沒但個體都不是很大。在此作釣可以使用長舌板深潛型米諾、小胖或亮片、鐵板,碼頭通常是較為嘈雜的環境,作釣時應使用15克以上擬餌進行遠投。
在航運碼頭作釣沒有較為明顯的標點,多為扇形搜索的模式,在路亞的窗口期借助過船時的湧浪會有較高的幾率中魚,如果碼頭附近有內河與主河道匯集的凹陷處,那麼作釣效果要好於碼頭。
我的作釣體驗:航運碼頭我作釣的次數不多,主要原因是場地環境較為臟亂。我的京杭大運河主要運輸的是泥沙與煤炭這是其一,二是航運河道裏面的魚類多會少帶有一些柴油味,所以作釣僅為娛樂而已。(下圖為本地京杭大運河碼頭)景區小型碼頭的作釣風景區的小型碼頭多為遊船、快艇、畫舫等小型船舶停留之地,水位多在三米左右,在此作釣可采用短舌板水層在1.5米至2米之間的米諾進行作釣。如果碼頭的停靠船只很少出動或者在旅遊的淡季,那麼用VIB跳底或使用軟蟲或許會有更好的收獲,尤其是大嘴鱸出沒的釣場此處是非常好的標點之一。
風景區水質優良,庫區魚類的品種也比野外環境更加豐富,在此作釣宜使用紅頭白身的米諾,或黑背白肚狀如白條的長條型米諾為佳,同時還要註重標點的尋找。
我的作釣體驗:風景區碼頭是比較好的釣位,可作釣的魚類品種較多是我最愛去的地方,但此類釣場多為付費作釣,這一點需要明確。路亞一看環境二看資源,在此作釣可以不單單使用米諾,其他如水面系的波趴、鉛筆或其他擬餌等都有著不同的玩法。(下圖為潘安湖景區路亞)廢棄碼頭的作釣廢棄碼頭由於常年失修,水底狀態較為復雜是底層掠食性魚類最愛棲身的地方,野外最常見的就是鯰魚,那麼此時使用米諾釣水層反而不如釣底的效果好,但鯰魚常常在夜晚出沒所以適合夜釣,同樣的道理夜釣大橋下的橋墩或深水區也適合釣底。
野外的魚類資源較為匱乏,如果堅持使用米諾的話,那麼使用克數較小的米諾或幹脆使用瓜子亮片等小型擬餌來作釣翹嘴、青稍、白條,這樣會有更多的中魚率。
我的作釣體驗:個人認為,米諾更適合作釣中上層水域的翹嘴,與之功能相似的亮片也勝任多數釣場環境,所以不妨試試其他擬餌的玩法來增大作釣的樂趣。最後的全文總結本文從航運碼頭、景區小型碼頭、廢棄碼頭等三個方面論述了淡水水域常見三種釣場使用路亞作釣的經驗,但並不包括因季節、天氣、溫度對魚情的影響。個人認為,與漁獲相比,路亞更側重於作釣的過程,米諾僅僅是擬餌中的一種形態,多去嘗試不同的擬餌才會有更好的作釣體驗。
不知道我的回答能否幫助釣友解惑。我是樂園之失,一個釣魚領域創作者,本文為原創首發,轉載需授權,如果文章對您有所幫助,可以關註今日頭條我的頻道,謝謝閱讀!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