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釣線組有何推薦?
喜歡釣魚的朋友都知道,野釣的魅力就在於它的不確定性和遺憾美,你往往難以預測下一桿會上什麽魚種,個頭有多大,充滿了懸念,相信很多釣友一定都有過遭遇大物,而又因為各種原因痛失之的遺憾經歷!
正是因為野釣充滿了這種未知性和挑戰性,才會讓廣大釣友為之癡迷,並且樂此不疲!
那麽怎樣才能進行一次相對完美的野釣之旅,減少遺憾呢?線組的搭配就顯得尤為重要,這個環節如果出現了問題會使漁獲量大打折扣。
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論述:
一:主線和子線的搭配
二:子線和魚鉤的搭配
三:浮漂和線組的搭配
所謂的線組搭配,籠統的說是主線(也叫大線或者風線)和子線(也叫水線,包含魚鉤)通過八字環連接成為一體,加上浮漂,從而構成一個完整的線組!
一:主線和子線的搭配:
基本的常識就是主線要比子線粗,之所以有所區別,主要是有保護與被保護的關系,子線一定要保護主線,因為子線價值相對較低,即使損失了,也不會太心疼,而主線上帶有浮漂,價格從十幾塊到幾百塊不等,如果子線拉力強過主線,一旦掛底或者遭遇大魚的時候,就有可能拉斷主線,損失貴重的浮漂,這就有點得不償失了!同樣,主線拉力盡量不要超過魚竿的頂釣值,除非你有過硬的遛魚技術,四兩撥千斤,否則,就會有斷桿的危險,魚竿的外包裝上一般都有說明,一定要借鑒一下!
不管主線和子線,首先要看它漲不漲號,拉力值和結節強度是否能達到,然後看它的延展性和復原性,延展性在中大魚的時候可以起到一定的緩沖作用,同時好的魚線在受力之後一定要有復原性【這點在競技比賽中尤為重要,規則有一條是線長不能超過桿長三十公分,一旦超過,將被取消比賽資格】!
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選用大品牌的產品,質量有保障,不要為了貪圖便宜買一些劣質產品,這樣在實際垂釣過程中會讓你捶胸頓足的!
主線主要側重於切水性,它的粗細在野釣中對中魚的影響比較小,因為都是生口魚,饑餓感強,吃鉤相對較猛!它的影響的主要來自於入水的快慢和浮漂信號的傳遞,線徑越粗,在水面的張力就越大,導致入水速度慢,還會影響魚在水下吃口傳到浮漂上的漂像不太明顯!不過這些都可以忽略不計,因為野釣環境比較復雜,掛底、上樹很正常,粗一點的主線可以很好的保護浮漂不受損失!
主線長度一般按照比較標準的做法是把主線做得和魚竿一樣長,也就是齊竿線,這樣的主線長度,在拋竿的時候比較方便,特別適合釣鯽魚。如果釣比較大的魚,而且釣點的水比較深,可以把主線做得比魚竿長一點,一寸長一寸強,這樣遛魚的時候余地更大一些!
子線主要側重於柔軟度,它的的粗細會直接影響魚的吃口,子線細,柔軟度好,餌團會被魚更輕松、更容易的吸到嘴裏,遊走過程中,浮漂會出現明顯的上頂或者下頓,子線過粗,魚吸食鉤餌時,容易發生擋嘴現象,需要用大點的力氣才能將鉤餌同時吸到嘴裏,漂像一般都是上下點動,出不來幹脆利索的動作,容易讓你判斷不準確,一旦提竿,要嘛空槍,要嘛刺的不深造成跑魚,這都會引起窩點中魚的驚覺,甚至炸窩!
夏秋季還好一點,魚的活性強,吃口猛,如果是冬春季節,水溫較低,魚的口弱!子線過粗,你會發現浮漂難以出現明顯的漂像,顯得沒口的現象,其實不是魚沒吃餌,只是線粗擋嘴,活性差造成它們吃餌的時候吞吞吐吐,但是換了細子線後,你會發現漂像會清晰很多。
一般而言,短子線更靈敏,不容易發生纏繞,因為魚在咬鉤的時候,通過子線傳導到主線,在傳導到浮漂;所以子線短一點,魚吃鉤之後,浮漂出現的信號快,反應也就越靈敏,比較適合釣快魚和生口魚!
長子線適合釣上層魚和大魚!子線越長,餌團在水中的行程就越長,上層魚有更多的機會吃到餌!同時長子線延展性更強,離鉛墜較遠,可以降低大魚吃餌時的警覺性,延緩吃餌時鉤到浮漂的傳導過程,讓它吃的更穩,有效避免揚竿過早!
綜上所述:主子線一定要主次分開,該長的時候長,該短的時候短,不要出現倒拉牛的現象!
同時還要提醒一點:主子線最好選用同一個品牌,兩者之間的拉力值不能相差太大【一半或者一半多一點就行】,一旦遇到大魚,主線的延展性還沒發揮作用的時候,子線的延展性已經被大魚拉的到達頂值,這個時候力量全部集中在子線上,很容易造成切線!
二:子線和魚鉤的搭配:
魚鉤的大小要和子線的粗細以及目標魚的體型相匹配;小魚細線用小鉤,大魚粗線用大鉤,根據個人喜好,選擇使用無倒刺或者帶倒刺的魚鉤!
三:浮漂的搭配:
漂型一般分為長身型和棗核型!長身型又分為兩類:一是漂尾短,漂腳長,翻身下沈快,適合釣底,二是漂尾長,漂腳短,翻身慢,適合拉餌釣浮!棗核型浮漂一般都是漂尾和漂腳等長,適合打全泳層,兼容性強,現在是較流行的一款漂型!
浮漂的吃鉛量要和線組的線號匹配,尤其主線!因為如果出現浮漂的浮力大,線組小的情況,就會造成釣餌不落底或者雙餌躺底的情況,讓你找底不準,所以浮漂的吃鉛量要稍大於或者等於線組的線組號!
野釣的時候選擇一款翻身和下降速度快的浮漂還是非常重要的,這樣可以有效躲避上層小雜魚的截擊,更好的下底釣到目標魚!
綜上所述:浮漂的吃鉛量要和線組的線徑的選擇匹配,只有這樣才能不會影響魚的吃口,有助於出現清晰的漂像,提高作釣效率。
上面說的都是我個人手工製作線組的一些經驗,如果樓主沒空或者自己不會製作,去漁具店或者某寶,就可以買到!
最好再備上一根失手繩,以備不時之需,可以起到小鉤細線搏大魚的作用!
我是李漁匠,專註野釣三十年,喜歡釣魚的朋友可以關註我!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