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酒曲配方
白酒酒曲配方
白酒酒曲有很多種,比如大曲、麩曲。大曲分為高溫、偏高溫、中溫。麩曲分為白曲、黑曲等等。
大曲的原料就是小麥、大麥、豌豆。
麩曲的原料就是麩皮。
沒有什麽配方可言。都是傳統工藝,培養微生物,通過水分、溫度控製,達到微生物數量最大化、符合釀酒要求而以。
酒曲的製作過程 請詳細
一、原料:大米、辣蓼草、桂樹葉、桔樹葉、扁豆葉、竹葉、田邊草。
二、粉碎:桂樹葉、桔樹葉、扁豆葉、竹葉、田邊草各200克,辣蓼草4公斤切碎曬幹與50公斤大米混合,用粉碎機粉碎後待用。以上是50公斤大米為標準的配比量,如少量製作即按比例縮減。
三、製丸:將上述混合粉加入37攝氏度溫水攪拌,加水量以手捏成團而不滴水為宜,做成鴨蛋大小的球丸。
四、裝筐:把球丸放在筐裏轉動,邊轉邊撒上藥頭(備用的老酒曲研成的粉)。藥頭用量控製在使球丸表面均勻沾上一層即可。把裹上酒曲粉的球丸裝進筐(或谷篩)裏,每裝一層鋪上一層稻草,註意球丸之間的間隔不宜過密。
五、發酵:將裝好球丸的筐逐只放進谷倉,或選一墻角,底下鋪上稻草,將筐放上,上面蓋一層稻草,用薄膜包裹(氣溫高時不用薄膜)。發酵24~36小時,見薄膜或稻草上有水珠時,將覆蓋物掀開,降溫通風,以免溫度過高,燒壞酒曲。待其自然冷卻後取出攤曬,幹燥即為成品。
六、註意:發酵是決定酒曲好壞的關鍵環節,必須嚴格控製溫度。發酵良好的酒曲球丸上遍生一層白色細絨毛;如果溫度過高,沒有及時通風降溫,酒曲上的白色細絨毛就會變黑,有黴樣斑塊,嚴重影響質量。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