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介紹下酒曲是怎樣培養出來的?越簡單越實用越好!
縱觀世界各國用谷物原料釀酒的歷史,可發現有兩大類,一類是以谷物發芽的方式,利用谷物發芽時產生的酶將原料本身糖化成糖份,再用酵母菌將糖份轉變成酒精;另一類是用發黴的谷物,製成酒曲,用酒曲中所含的酶製劑將谷物原料糖化發酵成酒。釀酒加曲,是因為酒曲上生長有大量的微生物,還有微生物所分泌的酶(澱粉酶、糖化酶和蛋白酶等),酶具有生物催化作用,可以加速將谷物中的澱粉,蛋白質等轉變成糖、氨基酸。糖分在酵母菌的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乙醇,即酒精。蘗也含有許多這樣的酶,具有糖化作用。可以將蘗本身中的澱粉轉變成糖分,在酵母菌的作用下再轉變成乙醇。同時, 酒曲本身含有澱粉和蛋白質等,也是釀酒原料。
酒曲
酒曲的起源已不可考,關於酒曲的最早文字可能就是周朝著作<< 書經 說命篇>>中的若作酒醴,爾惟曲蘗。從科學原理加以分析, 酒曲實際上是從發黴的谷物演變來的。酒曲的生產技術在北魏時代的《齊民要術》中第一次得到全面總結,在宋代已達到極高的水平。主要表現在:酒曲品種齊全,工藝技術完善, 酒曲尤其是南方的小曲糖化發酵力都很高。現代酒曲仍廣泛用於黃酒,白酒等的釀造。在生產技術上,由於對微生物及釀酒理論知識的掌握,酒曲的發展躍上了一個新臺階。
原始的酒曲是發黴或發芽的谷物,人們加以改良,就製成了適於釀酒的酒曲。由於所采用的原料及製作方法不同,生產地區的自然條件有異,酒曲的品種豐富多彩。大致在宋代,中國酒曲的種類和製造技術基本上定型。後世在此基礎上還有一些改進。以下是中國酒曲的種類:
一 酒曲的分類體系
按製曲原料來分主要有小麥和稻米。故分別稱為麥曲和米曲。用稻米製的曲,種類也很多,如用米粉製成的小曲,用蒸熟的米飯製成的紅曲或烏衣紅曲,米曲(米曲黴)。
按原料是否熟化處理可分為生麥曲和熟麥曲。
按曲中的添加物來分,又有很多種類,如加入中草藥的稱為藥曲, 加入豆類原料的稱為豆曲(碗豆,綠豆等)。
按曲的形體可分為大曲(草包曲,磚曲,掛曲)和小曲(餅曲),散曲。
按酒曲中微生物的來源, 分為傳統酒曲(微生物的天然接種)和純種酒曲(如米曲黴接種的米曲,根黴菌接種的根黴曲,黑曲黴接種的酒曲)。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