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亞麥穗魚用什麽餌?

路亞麥穗魚可用自然餌料作誘餌,例如蚯蚓、紅蟲、蛆蟲、面包蟲等葷餌,米糠、麥麩、碎玉米等素餌都可用來誘麥穗魚,其中尤以蚯蚓、紅蟲、面包蟲等葷餌的效果最好。

臺釣,商品餌料:抓麥穗魚可用商品餌料作誘餌,例如野戰藍鯽、九一八、瘋釣鯽、大板鯽、天下鯽、大鯽終結者等都可用來誘麥穗魚,事實上幾乎所有釣鯽魚的商品餌都能用來誘麥穗魚。

麥穗魚用餌料最好的是使用魚肉,比如鰱魚肉,鯉魚肉,鯉魚碎塊,鯉魚片,三文魚,鰻魚肉等。這些餌料可以在魚市上買到,也可以自己製作。此外,也可以使用蟲子,蚯蚓,蚊子等作為餌料,這些餌料在野外也能收集到。

怎樣養殖桂花魚?

養殖技術
親魚選擇及培育
鱖魚產卵喜流水,人工繁殖先選擇1~2千克的健康無傷病的親魚專池飼養,餵以野雜魚或商品飼料時,可進行人工催產,註射鯉腦垂體或HCG、LRH--A等激素,任其自然排卵。鱖魚卵微粘性,比重比水大,易沈入水底。在環道中孵化應加大流速,每秒不能低於0.2米。受精卵經3~4天,即可孵化出魚苗。用人工授精的方法可獲得較多的魚苗。也可撈天然魚苗養殖。
苗種培育宜用水泥池,面積以幾十平方米為宜。要求水質清新有微流。另外要附設小型飼料魚苗培育池(繁殖期與鱖魚基本同步的其他魚類),以保證活飼料的供應。鱖魚有弱肉強食習性,缺乏飼料時會互相殘食,影響成活率。在飼料充足的情況下,魚苗經10~15天飼養,可育成3厘米左右的夏花魚種。這時可轉入成魚養殖。
養殖方法
混養一是在成魚池中混養,二是在親魚池中套養。一般5月份左右放養3厘米左右的鱖魚種,野雜魚較多的成魚塘放20~40尾(所放家魚最小規格應比鱖魚大1倍),魚塘畝放30~50尾;放養羅非魚、鯽魚較多的成魚塘可多放,每畝50~70尾;羅非魚繁殖過多的塘,每畝放100尾左右。混養鱖魚的塘不宜再放養鰱、鱅等夏花,因鱖魚長速快,會吞食小規格家魚種。由於鱖魚比家魚耗氧量大,因此混養鱖魚的塘水質不要過肥,要定期限註入新水。鱖魚對藥物敏感,施用藥物時應掌握算準濃度,在水溫高的季節采用低劑量或停止用藥。成魚塘套養鱖魚,主要利用池中天然野雜魚類作飼料,也可套養部分羅非魚親魚繁殖魚苗供食。有條件的靠近江湖的塘可灌江納苗,引進野雜魚作食物。鱖魚飼養4~5個月,可長至300克左右的商品規格,每畝可產鱖魚5~8千克。
單養即專池飼養。池塘面積1畝左右,水深1.5~2米,水質要求清新,水要保持微流。畝放3厘米左右夏花鱖魚1000尾左右,並根據魚存量合理投放羅非魚、麥穗魚、蝦等野雜魚,或螺、蚌的肉糜,供鱖魚食用。投飼量按池養鱖魚總重的3%~5%投餵
池塘管理投餵技術
①飼料魚的種類為使桂花魚攝食營養均衡,應投餵多種飼料魚。在廣東,鯪、麥穗卡拉鯪、露斯塔野鯪都是很好的飼料魚,此外鰱、鱅、鯽、鯿等都適宜於作為桂花魚的飼料魚。②飼料魚的規格飼料魚以適口為標準,在適口的前提下,規格宜略偏小而莫偏大,使不同大小的桂花魚個體都能攝食,養成的產品規格整齊,商品價值高。③投餵飼料魚要及時,中途不得有投餵脫節的情況,否則會由於饑飽無常引發病害,尤其是容易發生腸胃病。④投餵采取少量多次,一般以5~7日吃完為合適。冬季及早春水溫低,桂花魚攝食量少,每次投餵以7~10天吃完為合適。⑤飼料魚投餵前,一定要對飼料魚進行藥物浸浴消毒殺蟲,防止病原由飼料魚帶入,切斷病原傳播途徑。飼料魚消毒殺蟲使用如下方法:用100~150ppm(100~150ml/M3)甲醛溶液浸泡10~15分鐘;或者用3%食鹽加8ppm(8g/M3)青黴素溶液浸泡3~5分鐘。帶有孢子蟲、腸炎病、出血病等病的飼料魚不得投餵桂花魚,對外采購的飼料魚一定要慎重,防止購入發病塘吃剩的飼料魚而引起病害感染。
水質管理
是飼養桂花魚的關鍵技術之一:①飼養桂花魚的池塘水質以中等肥度為好。清瘦水質生長速度慢,病害多發。過肥的水有機物多,耗氧因子多,水質易惡化。中等肥度的水浮遊生物含量大,光合作用產氧量多,溶氧豐富;微生物多,往往有益種群占優勢,抑製病害微生物的繁殖,因而病害少。此外,中等肥度的水透明度不高,適合桂花魚棲息,有安全感。中等肥度的水具體來說用透明度表示,透明度30cm左右為宜,水質清爽油綠色。若水質過肥,宜抽出部分舊水再補充部分新水,但是每次換水量不宜過多,一般以30cm左右水位為適宜,一次換水量過大,池塘水環境急劇改變會引起桂花魚產生應激反應而引發病害。
②溶氧是最重要的水質因子,保證池塘水體豐富的溶氧是重要的水質管理內容。桂花魚屬底棲性魚類,且耗氧率高而耐低氧能力弱,飼養桂花魚池塘使用增氧機必不可少,桂花魚飼養塘配備增氧機的標準是葉輪式增氧機0.4~0.5KW/畝。池水溶氧應保持在4.5mg/L以上,最低時段不低於3mg/L,若低於2mg/L就會出現「浮頭」。開機時間一般是午夜前後至次日太陽出來之後,中午10~12時開機1.5~2小時,若是天氣惡劣時應提早開機和延長開機時間。氧氣不但影響魚的呼吸和生命安全,而且影響魚的攝食、消化、吸收和生長發育,影響到其他水質因子。水中溶氧豐富時,魚攝食量大,消化吸收利用率高,生長速度快、餌料系數低。在氧氣豐富的情況下,許多有害有毒物被氧化。例如,溶氧豐富時,水中硫化氫就不能產生、積累。溶氧豐富時有益的好氧細菌繁殖力強,加速對大分子有機物及有害有毒物的分解,加速池塘的物質循環能力,從而提高魚塘的生產力。飼養桂花魚最宜配備發電機組及準備好一些化學增氧化劑,如如過氧化鈣[CaO2]、過硼酸鈉[NaBO3﹒4H2O]、過碳酸鈉[2NaCO3﹒3H2O2]等,以備應急時使用。 桂魚
③池塘水體有害有毒物的消除和控製桂花魚飼養密度大、攝食量大排泄物多,尤其在飼養中後期,代謝排泄物被細菌分解產生大量亞硝酸鹽[NO2-1-N]、氨態氮[NH3-N]、甲烷[CH4]、硫化氫[H2S]等有害有毒物,有機耗氧量也大,影響桂花魚的攝食、消化、吸收、生長發育,降低桂花魚免疫力和抗病力,導致病害微生物大量繁殖,引發病害。水質惡化誘發紅嘴突眼病是一個明顯的例子。
④夏季高溫時,盡量提高池塘水位,可有效減少病害發生;冬季也應適當加深池塘水位,以利桂花魚安全越冬,防止凍傷。
加強巡塘
及時掌握魚的攝食情況、飼料魚的存量、水質變化情況、病害情況,發現問題及早處理。飼養過程中桂花魚出現「滯口」現象,其原因主要是兩個:一是桂花魚發生病害,二是由於天氣等原因造成水質惡化,池塘水體缺氧,水體有害有毒物多。此外,水溫過高或過低。要根據具體原因分別處理。
病害防治
病害防治是飼養桂花魚的關鍵技術之一。桂花魚屬於抗病力弱、抗逆性差的魚類,加上經過多年飼養之後,病原逐年積聚,病害在區域間互相傳染,病害通過水源和飼料魚為主要傳播渠道,特別是後者,導致病害逐年多發。可以說桂花魚飼養最辣手和關鍵和問題是病害的防治問題。防治魚病應以防為主,防治結合,及早診斷及早治療。「防」不單純是藥物預防,而是綜合預防,從清塘消毒、種苗采購、飼料魚的藥物浸浴消毒、投餵、到水質管理及定期藥物預防等綜合措施方能有效。
「養魚先養水」是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寶貴經驗,飽含深刻的科學道理。藥物預防主要的預防細菌性和病毒性病的發生。因此,使用藥物主要是殺菌消毒藥物。5~10月份水溫高氣候多變,是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的季節,因而也是主要發病季節。在這期間宜半月至一月使用二氧化氯(康豐Ⅲ型二氧化氯,0.5瓶/畝.米,全池潑灑),或者二氯海因、溴氯海因(150~200g/畝.米)、或者聚維酮碘(130~200g/畝.米)等。桂花魚遊上水面、滯食或停食是發病的征兆,應及早診斷和治療,對癥下藥。不可拖延,也不能胡亂施藥和濫用藥物。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