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份死鯽魚怎麽回事?
因為,十一月份誰知會變冷,凍死鯽魚。
鯽魚(學名:Carassius auratus,簡稱鯽,俗名鯽瓜子、月鯽仔、土鯽、細頭、鮒魚、寒鮒)在歐亞地區為常見淡水魚,為輻鰭魚綱鯉形目鯉科鯽屬的其中一種魚類。鯽魚經過人工養殖和選育,可以產生許多新品種,例如金魚就是由此產生的一種觀賞魚類,和食用的野生鯽魚學名同為 Carassius auratus 。
鯽魚主要是以植物為食的雜食性魚,喜群居而行,擇食而居。肉質細嫩,肉營養價值很高,每百克肉含蛋白質 13克、脂肪 11克,並含有大量的鈣、磷、鐵等礦物質。鯽魚藥用價值極高,其性平味甘,入胃、腎,具有和中補虛、除羸、溫胃進食、補中生氣之功效。鯽魚分布廣泛,全國各地水域常年均有生產,以2~4月份和8~12月份的鯽魚最肥美,為我國重要食用魚類之一。最大體長約30厘米,棲息深度為0~20米,無毒,經濟型食用魚類,物美價廉。多產於黃河流域、長江流域一帶,洱海鯽魚較為出名。
方法/步驟
1、黑漂後迅速恢復原狀,漂相為一粒粒斜向入水,然後恢復原狀。多為小雜魚咬鉤搗亂。
2、浮漂在水面微微連續點顫、輕送或輕沈,是魚咬鉤,應及時提竿。
3、浮漂在水下忽閃一下。這魚兒碰線所致,不用提竿。
4、浮漂偶爾慢慢下沈。不可忽視,動作愈慢,]鯽魚愈大。
5、星漂微微顫動後,略沈半粒至一粒,漂動即停止。這時提竿時機是浮漂剛剛下沈,其過程很短,垂釣者若不是精力高度集中,稍有遲緩,即可痛失良機。
6、浮漂一點一點,連續點動,動作很小。也是鯽魚已吃穩的跡象,即提竿。
7、浮漂點動後,接著慢慢上送。動作愈慢鯽魚愈大,動作速度快多半是小鯽魚。
8、浮漂輕輕斜向移位,或平移,或微沈,都要及時提竿。
9、浮漂有力猛點時。只點一下動作大,不下沈也不上送,魚餌已吃到嘴裏,魚兒較大應及時提竿。
10、浮漂橫向移動,還有點向下的動作,即提竿。
11、浮漂橫移。不送漂也不黑漂,只作平行橫向移動,此時魚已咬鉤。
12、未見浮漂下沈,但送漂時往往是大魚。說明魚已吞餌,提桿必獲魚。
13、浮漂微微顫動時,連續不停,魚已咬鉤。
14、浮漂突然快速下沈,或快速上送,多半是小鯽魚咬鉤。
15、浮漂橫臥水面不沈不動。這往往是大鯽魚半路咬鉤,及時提竿起魚。
16、浮漂微微上升一點,徐徐下沈一目半目。說明魚已吃穩,起竿。
17、找窩試點時,空鉤下送,浮漂不下沈或突然下沈。這往往是魚咬空鉤,不可忽視,及時提竿可得魚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