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鯽適合早春釣魚嗎
可以的。 1、簡介 龍王恨公司出品的一款釣魚全能通殺餌料。 2、特性 主要特點為適合野釣和在各種淡水水域垂釣大體魚類。對鯽.鯉.草.鯿皆有奇效。本品添加有日本產純正南極蝦,味型腥香純正。內含大量蛋白纖維,可拉餌釣大魚。比重重,適合底釣大魚,猾魚。 主要成份:植物蛋白、動植物活性物、雪花薯粉、香味源、誘食劑。 3、釣餌製作方法 方法(一)·搓餌釣 取本品1份加水1份,混合均勻,放置3~5分鐘,揉捏3~5分鐘,揉捏成團即可施釣。 方法(二) 拉餌釣 取本品1份加水0.9份,混合均勻,放置3~5分鐘,攥成團即可施釣。
釣友都知道,靜水(水庫、池塘)野釣需要打窩子,才能把魚誘到窩內,提高釣獲量。所以,如何正確地打窩子,在野釣中顯得十分重要。 夏、秋季節,水溫高,魚兒四處遊動覓食,只要根據當時的水情、魚情,在水底平整的地方打窩,一般都能誘到魚,成為一個成功的窩子。但是,在冬季和早春,水溫低,魚兒呆在一個地方很少遊動,只有遇到嘴邊有香餌,才肯吃鉤。即使打了窩子,也很難把別處的魚誘到窩內。
所以,冬季出釣常常出現這樣的情況,打了七八個窩子,只有一兩個能出魚,就不錯了,有時甚至連一個出魚的窩子都沒有。 如何提高冬季打魚窩的成功率就成為冬季野釣成敗的關鍵。
冬季的魚有兩個明顯的特點:一是呆在水溫比較高的地方不喜歡遊動;二是喜歡縻集在一起(特 別是鯽魚),這就是我們要找的窩點,一旦找到這樣的窩點,就不愁釣不到魚。由此可見,冬季靠打窩子的辦法要把別處的魚誘到窩內是不行的,只有把窩子剛好打在魚的聚集地,才是成功的窩子。
在我們施釣時,窩子的作用只是起到用香餌把受到驚嚇的魚兒再吸引回來,起到聚魚的作用。
冬季釣者到了水邊,不應忙著打窩,而首先要試著「找魚」。試好水深,了解了水底情況,裝好蚯蚓或紅蟲,在認為可以作為窩點的地方「試釣」。幾分鐘沒有動靜,可以稍微移動釣餌,這樣反復幾次以後,確實無魚問津,就換一個釣點。一旦發現有魚吃餌的現象,即使沒有把魚釣上來(冬季魚吃餌很輕),也可把此處作為窩點,做好記號(一般能發現五六處這樣的地方就不錯了,然後在記號處逐一打窩子。
這樣有目的的打窩,可以大大提高打窩的成功率,好的時候,窩窩都能出魚。 在打窩的時候,切記誘餌落水要輕。窩罐不能落到水底,防止把魚驚跑,只能使誘餌漂落水底,續窩的時候也要輕。釣點近,可以用手撒粉粒狀的誘餌,但不能用手拋投團狀的誘餌,否則,會把魚驚跑,一旦驚跑,可能一去就不復返了。 只要把握以上要領,在冬季打好魚窩子並不難,在寒冷的冬季同樣可以獲取比較滿意的釣獲量。
窩子不宜過重,要突出腥、香、甜等味道誘魚,如遇魚口好,直接打虛窩,也就是稍加水,讓窩餌呈半幹粉狀態直接做窩,增加味道的擴散。
建議你使用以下配方做窩:
配方一:紅糖1斤、麩皮1斤、小米0.5斤、碎玉米粒0.5斤。先將紅糖放入鍋中加熱變成糊狀。隨即將麩皮、小米、碎玉米粒到入鍋中迅速攪拌均勻後起鍋,等涼至不燙手時,加入少量自製的丁香藥酒和蜂蜜,裝入塑料袋密封備用。到了水庫或湖泊垂釣時,將塑料袋中的窩餌倒入開餌盆,再加入當天所用餌料的1/3袋,揉成乒乓大小的餌團投入窩中,第一次最好投入5個以上的餌團。
配方二:紅蟲或蚯蚓1量杯,頭天晚上或早上出門前,把半杯紅蟲或蚯蚓放入大量杯中,用木棍或條石把紅蟲或蚯蚓搗碎,最好漿狀,然後裝入密閉的塑料袋中備用。到了釣場,在打窩子時,把它拌入窩餌中(也可同時加入少量小藥)一同投人釣點,誘魚快,窩子持久。
或者你就直接使用漁具店購買的那種酒米。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