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製作酒釀的時候(1)為什麽要冷卻到30℃才能加「酒曲」?(2)在中央挖一個小洞的原因是什麽?(3)先
(1)、酵母菌的生活需要適宜的溫度,防止溫度太高將酵母菌殺死,過低又會降低酵母菌的活性,因此一般需將煮熟的糯米冷卻到30℃後再接種酵母菌.
(2)在製酒時,先加入的酵母菌數量太少,因此需要酵母菌先大量的生長和繁殖,所以在糯米的中間挖一個洞,是為了存儲一部分空氣,讓酵母菌先進行有氧呼吸,快速增加酵母菌的數量,氧氣耗完後,進行無氧發酵,產生酒精.
(3)在釀酒時要先將糯米蒸熟,有兩個好處,一是熟糯米比生糯米更容易被微生物分解,利於發酵,二是蒸熟了可以高溫殺菌,避免了其它雜菌的汙染.其中主要目的是殺死其他的雜菌菌.
(4)酵母菌的生長、繁殖和發酵需要適宜的溫度,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去發酵,影響產酒,若想研究溫度對酵母菌產生酒精多少的影響,應該設計兩套,然後分別放在不同溫度的環境中.
故答案為:(1)防止溫度太高將酵母菌殺死;
(2)儲存少量空氣,使酵母菌在有氧條件下快速繁殖;
(3)殺死其他的雜菌;
(4)兩套;不同溫度的.
酒粬,一般寫作酒曲。在經過強烈蒸煮的白米中,移入曲黴的分生孢子,然後保溫,米粒上即茂盛地生長出菌絲,此即酒曲。在曲黴的澱粉酶的強力作用而糖化米的澱粉,因此,自古以來就把它和麥芽同時作為糖的原料,用來製造酒、甜酒和豆醬等。用麥類代替米者稱麥曲。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