鯉魚,草魚,鯽魚的生活的地方

一、鯉魚
鯉魚屬於鯉科,是魚類中一個大科,擁有超過兩千種。它們廣泛分布在全球各地的淡水水域,除了澳洲和南美洲。鯉魚可以在江河、湖泊、水庫和池塘中找到。不同地域和水系產生了多種鯉魚,如黃河鯉、武昌鯉、健鯉、巖原鯉、烏原鯉、團鯉和荷包鯉等。盡管生長環境各異,鯉魚的體形和習性大體相似。作為淡水魚類中體型較大的品種之一,鯉魚幼魚階段以浮遊生物、蚌、螺等底棲生物為食,成魚則吃水草和藻類,屬於雜食性動物。最大個體可超過40公斤。鯉魚偏愛柔軟泥底和水草豐富的地方,喜歡在水底的溝坎、斜坡、木樁和巖石等處藏身和覓食,這些地方被釣魚人稱為「鯉魚的小套間」。鯉魚好動,會進行短距離的回遊,如果長期存在於某一固定水域,會形成特定的回遊路線。它們喜歡群遊,通常成群結隊,喜歡混濁的水、弱光、緩慢的水流,以及在松軟泥底或富含有機質的地方覓食。鯉魚的嘴唇發達,上唇比下唇長,可以伸縮,因此它們喜歡食物在嘴的前下方,上仰(頭高尾低)的姿勢攝食是最費力和不舒服的。鯉魚警覺性高,對非習慣性食物會采取試探性行為,或利用鰓和嘴的配合讓水流先推後吸入食物,或用尾巴甩動食物。面臨危險時,鯉魚會有三種本能反應:尾高頭低鉆入泥中、直線逃竄不回頭、將尾圈向頭部,然後像彈簧一樣猛力彈開,這也是它們能高高躍出水面的原因。鯉魚的側線對震動和聲波非常敏感。
二、草魚
草魚是淡水中的大型魚類,屬於鯉科,分布在我國除西北高原外的各大水系。成魚最大個體可超過50公斤,養殖環境下最大可達30公斤。作為四大家魚之首,草魚在4到5歲時達到性成熟,一般3到20公斤的個體較為常見。草魚是淡水大型魚類的首選垂釣對象。草魚屬雜食性,以植物為主,但也喜歡動物性食物。在沒有動物性餌料的季節或釣場,使用植物性餌料也能釣到草魚。草魚食量大,高級食物無法滿足其需求,因此會吃大量的粗飼料,尤其是野生草魚,甚至吃草根和硬草梗,因此被稱為拓荒者。草魚通常在水的中層活動,但會根據季節、天氣、水深等因素變化泳層。覓食時,草魚會到水面或水底。除了季節、天氣、溫度、水深等影響因素,食物是影響草魚泳層最大的因素。草魚有喜靜怕驚的習性,常活動在水體的中層或上層,因此對人的影子、竿影、喧嘩聲等非常敏感。
三、鯽魚
鯽魚分布廣泛,從亞寒帶到亞熱帶地區都有它們的蹤跡。在我國,除了西部高原地區,其他地方的江、河、湖泊、池塘、水庫、稻田和水渠都能找到鯽魚。鯽魚適應性強,能在其他養殖魚類不宜生存的環境中生長繁殖。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