鯽魚和鯉魚的繁殖期是什麽季節?
1、鯽魚的繁殖期是在春天。3一7月為鯽魚的繁殖期,4月為繁殖盛期。在南方地區,一般3月中旬以後,水溫上升到17℃左右時,鯽魚開始產卵,水溫升至20一24℃時繁殖活動最盛。
2、鯉魚的繁殖期是在春天。鯉魚的繁殖季節南方一般在4月就開始,比較集中在5月,一年只繁殖一次,一般卵不是一次排出的,分多次排出,尤其對個體比較大的而言,更是多次。
擴展資料
1、鯉魚的食性
鯉魚為雜食性底層魚類,體長3厘米以下的魚苗主要吃食輪蟲和小型枝角類,3厘米以上主食枝角類、橈角類、搖紋幼蟲和其它昆蟲幼蟲,體長20厘米以上就以搖紋蟲和纖毛類為主要食物,一齡以上則以底棲物如昆蟲螺蜆以及水生維束植物碎片為食,其它如藻類同樣常在腸中發現。
2、鯉魚的生活習性
鯉魚喜居水體下層,最適生長水溫25-32℃,高於32℃或低於15℃生長明顯減緩,低於10℃停食。適宜的溶氧量為4.5mg/l以上,低於2mg/l則少吃,1mg/l就停食並浮頭。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鯉魚
搜狗百科-鯽魚
鯽魚(Carassiusauratus)又叫鯽殼、佛鯽。體形略似鯉魚,但吻部無須,背部深灰色,體側和腹部銀白或略帶淡黃色而易於和鯉魚區別。
鯽魚分布廣,適應能力特別強,能受0℃的低溫,也能忍受0.1毫克/升以下的低氧,並在酸堿度pH10左右的水體中也能生長繁殖。
鯽魚的繁殖能力強,其性成熟早,一般1齡魚就可懷卵,據資料,一尾重約100克左右的雌魚,其懷卵量可達800-1000粒,5齡魚可超過10萬粒。產卵習性大致與鯉魚相同。
鯽魚也是雜食性魚類,幼鯽主要吃浮遊生物和植物嫩芽、腐屑等。成魚喜吃各種水生昆蟲和底棲動物,更吃各種商品飼料。總之,對食物無嚴格選擇,有什麽吃什麽,很好餵養。
鯽魚肉味鮮美且富含營養,其鮮肉含蛋白質高達17.86%。據有關藥書記載,鯽肉有健脾開胃,增進食欲,補虛弱,可治脾虛的泄瀉、痢疾和便血之功能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