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小醜魚的飼養
不同品種的小醜魚,其飼養難度有所不同,下面介紹的方法和經驗重點針對公子系列的小醜。設備以我的小子彈頭缸為例,采用側過濾,水體100升左右。
(一)、魚缸設備和材料
1、魚缸體
選用60-100升的方形玻璃魚缸,如要考慮美觀和混養(不同魚類混養,要合理選擇混養魚類),就可用大一點的魚缸。新手的魚缸最好不要加蓋,方便管理。有些人剛下海就要挑戰用20-30升水養小醜魚,這裏不建議。一來容易失敗,二來魚也不舒服。試想一下,如果是你一家人住在僅20-30平方的屋子,你願意嗎?所以我經常建議你家住多少平方,缸就多少升。缸不大,過濾區簡單分成3格即可,第一格進水(下水)過濾棉、蛋分和加熱棒(水冷),第二格放玻璃環、碎活石和藻缸(空間有的話),第三格放上水泵。
2、過濾
側過濾、背過濾和底過濾均可以,頂過濾、外置過濾盒和ATS盡量不要用,對於純養魚來說,它們太麻煩而且效果(穩定性和及時性)不佳。混養缸底過濾較好,純養小醜則背過濾較方便。水泵選擇每小時流量為缸中水體的5-10倍即可,底過濾要選擇大點的水泵。我的缸是選擇8瓦的水泵。小缸用大點的水泵還可以省去造流。過濾材料為玻璃環和碎活石,玻璃環是硝化細菌的居所,能高效轉化氨、亞硝酸鹽,碎活石能提供生物多樣性,並有轉換硝酸鹽,穩定PH和鈣的作用。每百升水配5-10升即可,一樣一半即可。純養小醜過濾棉可有可無。
3、蛋白分離器
要用蛋分,即使是加氧作用也是十分必要的。蛋分選擇處理量是水體1-2倍或水泵每小時流量為缸中水體的5-10倍即可,我是用QQ蛋分,混養缸可考慮用大點的蛋分。
4、照明
自然光最好,也可以用人工照明,照明強度不要多大(混養硬骨珊瑚除外),按每百升20-50瓦即可,日光燈、LED均可,顏色冷白較合適。珊瑚混養缸要按珊瑚的要求配置。照明時間最好為早8點到晚7點(和當地太陽同步),為了便於欣賞也可以調整為早10點到晚10點。
5、恒溫
22-28度均可。我是用一個200瓦的加熱棒,常年恒定在26度左右,在昆明4-8月份不用加熱棒(為了省電),但溫度波動。昆明夏天溫度不高,降溫和水冷沒用過。其他地區可根據氣候增加水冷。
6、造流
可以有,水泵大點就可以不用了。
7、其他生物
珊瑚、海葵、活石、藻和工具魚、蝦、螺等最好都配一點,不僅觀賞性更好,還可以減少小醜魚的緊迫感,對保持水質也有幫助。我的缸會配幾個個菇、紐扣、氣泡類好養的珊瑚;幾只清潔螺、清潔蝦和蝦虎等;幾塊活石,也可以用塑料假山做造景;幾種高等藻類。
8、 其他
溫度計、比重計必須有,比重保持在1.020左右。海鹽一般的就行。當地自來水不是太差就可以用。各種測試劑可有可無。有經驗可以少用點,沒有經驗就多用點。我沒有用過,一般用魚、珊瑚和藻的狀態判斷。
(二)、開缸養水
很多剛下海的漁友會誤解養水的意義,有些人認為根本不需要養水,因為有人不養水也成功了;有些人認為FOT(純魚缸)可以不養水,因為缸裏沒有東西要養;有些人認為用老活石就不需要養水,因為活石已經養過;有些人認為用老水就不需要養水,因為養過水了。這些認識都有誤區。
1、養水的過程、原因和目的
新缸放入海水後,雖然水質很好,因為沒有培養過硝化細菌,水中的垃圾(有機物)會先被腐生細菌分解為有毒性很大物質-氨。即使沒有活石等引入的有機物,放魚後,因魚排泄的屎尿,也會很快會分解出大量的有毒物質氨,幾天就會把魚毒死。所有需要養水。
養水不久後,因為有亞硝化細菌和硝化細菌,氨會被亞硝化細菌轉化成毒性較小的亞硝酸鹽NO2,但即使是濃度不太高的亞硝酸鹽對魚來說還是會致命的。然後亞硝酸鹽NO2被硝化細菌轉化成毒性較小硝酸鹽NO3。
此時(10天左右)硝化細菌大量繁殖並已經培養好了(主要在濾材和活石中),但水中有很高的NO3,所以還不能放魚。
然後各種藻因為有大量的NO3而迅速成長(爆藻,又要10天左右)並不斷吸收NO3,當NO3吸收完了,藻就因缺乏營養而開始大量死亡(白化,又要10天左右),此時水中NO3較低,就可以放魚了。因大部分魚對NO3不敏感,所以不換水養魚也可以。有些人想不等藻大部分白化就下魚,全部換水也可以。
藻白化後刷活石、把藻去除和洗魚缸、換水是防止死去的藻等又變成垃圾進入水中,並清除其他雜質PO4等。此時硝化細菌已經培養好,水中雜質很少,特別是換用純凈水配製的海水,非常適合養魚和珊瑚了。
此時放魚就很安全,因為魚的排泄物,在分解成氨的同時,又被轉化成NO2再馬上轉化為NO3,魚就不會中毒了。
一般情況下養水的過程需要30天以上,活石是硝化細菌的來源也是“聚集地”,死石和新的玻璃環等人工濾材就只是“聚集地”了。大量倒入硝化細菌只能縮短幾天的養水時間,因為它們只是“臨時工”,想要縮短養水的時間最好的方法是:新缸引入沒有病蟲害的成熟老缸裏的濾材,它們是住在這些“聚集地”的“長工”。如果新缸全部采用成熟老缸裏的濾材,即使是新配海水也只要養水1-2天即可。如果新缸部分采用成熟老缸裏的濾材,可以養水一周左右,然後邊進生物邊養水,生物慢慢增加的話就不會有問題。
活石因原來的環境不同其上生長的生物也就不同,故不管是大海中的新鮮活石還是漁友缸裏的老活石,甚至是看似很幹凈的死石,在更換環境後都會有不同程度的爆藻過程。所以建議大家養水時采用和以後養殖時相同的條件,即照明、蛋分、造流、溫度等情況基本和以後一樣。增減或改變照明、蛋分、造流、溫度等條件也是可以養水的,會加速或減慢養水進程,但一旦恢復正常情況後,生物過濾系統又要進行不同程度的重新適應,經常會出現二次爆藻,有點得不償失。
養好水後有必要的話可選擇放1-2只黑瑪麗或魔類闖缸,一般養10天以上沒有問題說明水養好了。還可以放一小塊蝦肉到缸裏,如果幾天後蝦肉發黴變臭說明水沒有養好,要繼續養;如果幾天後蝦肉溶化消失掉,就說明水已經養好了。
一句話,養水就是培養生物過濾系統,爆藻和藻白化只是表像。所以不一定要爆藻或藻白化才說明養水結束了。水中有機物少就很不會爆藻或很少爆藻,爆藻不多也就很不會白化。一缸很幹凈的海水,如果沒有有機物,是很難養水的。所以有人在水中放闖缸魚或死魚爛蝦實際上就是為了添加有機物。如果是用裸缸養小醜,那養水時可以放一些有機物加快養水進程。
2、關於養水的疑問和回答
為什麼不能一次下太多的魚?因為即使養水結束了,硝化細菌的數量也是平衡的,一次下太多的魚,垃圾太多了硝化細菌不能及時轉化全部氨,魚就容易中毒死亡。少量多次可以讓硝化細菌的增殖有合適的培養時間。魚或珊瑚突然死亡沒有撈出造成翻缸的原因也是如此,是因為突然增加大量的垃圾了。
為什麼有些人不養水也成功了?那你要看他的缸多大,是怎麼樣下魚的,下的什麼魚。如果是較大的缸,分批下魚,而且是些皮實的魚或養定的魚,成功是可能的,相當於邊下魚邊養水而已。當然用老缸的濾材除外,用老缸的濾材和老活石是基本上可以不養水的,因為有較完整的生物過濾系統。
為什麼FOT(純魚缸)也要養水?因為缸裏的新濾材沒有硝化細菌。
為什麼用老活石也要養水?因為即使活石已經養過,但缸裏的新濾材沒有養過。還有不同的缸,條件不同,老活石進新缸後,也會有一些生物死亡,造成有機物增加。
為什麼用老水不好?因為老水雖然硝化細菌較多,但老水中有害物質也很多,所以不好,不如用老濾材,但要確認老缸沒有病毒和寄生蟲。
為什麼有人喜歡用死石開缸?因為死石沒有病毒、寄生蟲和其他有害生物,可以避免以後有可能出現的許多麻煩。
為什麼死石也要養水?因為死石裏面也有可能存在有機物,而且沒有硝化細菌在裏面,無法起過濾作用。就像新玻璃環需要培養硝化細菌一樣。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