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i金山 i金山
“這邊釣魚環境好、上鉤率高,也比較安全、環保。我們有一個釣魚愛好者的微信群,經常相約來這裏‘切磋’技術。”沿朱平公路向南一路直行,會看到一片設施齊全的現代化釣池,這就是朱涇鎮的318垂釣中心。據負責人金華介紹,318垂釣中心的釣魚方式以臺釣為主,由於其舒適性好、上魚率高、生態環保等優點,現在已經成為附近不少年輕人休閑時的熱門選擇。
來自區內外各地的垂釣愛好者前來做餌、打窩、交流釣魚心得,魚塘邊的釣位更是一“位”難求。金華表示,由於前一天晚上魚塘剛剛補充過魚苗,不少釣手在得到消息後,都選擇一早前來先“釣”為快。“有經驗的釣手往往都是在上午最早到的,這個時候的魚數量多、活性強,上竿機會比其他時候大不少。”
家住朱涇鎮的周建國是垂釣中心的老顧客,10多年的釣齡讓他對於臺釣的各類打窩、釣浮技巧了然於心。周建國表示,今天一開門,他便和朋友約好過來“合竿”釣魚,所謂“合竿”,就是兩人合用一竿釣魚,這樣釣魚過程中既不會沈悶無聊,也不會太過累人,到上午10點多時,他們互相配合已經釣了30多條魚。“以前年輕的時候也在上海各地釣過,各個野釣場也都去過,現在基本就在這裏釣了,環境和體驗都不錯。”周建國看著滿滿的“收獲”,十分高興。
談及建設垂釣中心的初衷,金華頗為感慨,“我本身也是一個喜歡釣魚的人,從2016年開始接觸釣魚,後來就覺得愛釣魚的人這麽多,附近規範化的垂釣點卻很少,於是萌生了自己建設垂釣中心的想法”。金華將目光放在了自己土生土長的大茫村,正巧大茫村中心路附近有一片荒廢的魚塘正在出租。於是雙方一拍即合,金華與大茫村簽訂了租賃合同,開始了魚塘的建設。
2019年初,在屬地村委會的關心和幫助下,建設過程順利推進,僅僅幾個月後,這片原本朱平公路邊上的荒廢泥塘便成了擁有4片規範化垂釣區、100余個釣位的生態垂釣中心。
一路走來,對於金華來說,如今釣魚的熱情早已不及當年,但有時看著五湖四海的朋友因為同一個愛好在這個自己土生土長的地方相聚,總覺得有一種說不清的感情。“喜歡釣魚的人很純粹,都耐得住性子,腳踏實地就一定會有所收獲。”眼下,金華將目光放在了大茫村更多閑置土地資源上,他在大茫村投資、建設的生態果園也即將開張迎客。未來,他也將繼續用自己的力量為家鄉建設添磚加瓦,為鄉村振興獻出自己的綿薄之力。
通訊員 | 陸哲涵
編輯 | 程佳域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