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最重要的是資源、天氣、釣位,這沒錯,尤其是資源,資源好確實就是王道。但資源差難道不釣了嗎?對於上班族而言,好不容易周末休息,天氣差就不出門嗎?我想並不會。

同一條河作釣,資源、天氣都是一樣的,既然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線,為何魚獲還是不一樣呢?很多時候就是細節決定成敗。

釣鯽魚之魚竿的選擇

偶爾也會有人問起魚竿,該用3.6的,還是該用5.4的呢?這個並不好回答,環境不一樣,選擇就不同。幾米寬的小河溝,3.6足矣,而大江大河大水庫,3.6可能只能釣腳邊。

釣鯽魚選擇竿長,有個基礎原則就是能用短竿就不用長竿,原因有兩點:1、短竿輕松,久拋不累;2、短竿可以配細線和小漂,捕捉更多信號,你用5.4米以上的魚竿,那是一定不可能用吃鉛量零點幾的浮漂的。

還有一個我個人的建議是不要自己給自己限製竿長,比如有的釣友潛意識裏就覺得,小魚用短竿,大魚才用長竿,釣鯽魚可能撐死就是5.4。

這樣的觀點我不贊同,有的時候長竿會更好,像春釣淺灘,有時候就需要釣遠處的淺灘,這樣魚才會大、多,6.3、7.2米的竿子要更好。傳統釣釣鯽魚厲害不,傳統釣的魚竿動不動就是十幾米!

釣鯽魚之線組的選擇

能用細線就不要用粗線,除非是魚口非常好,下去就來下去就來,此時需要效率,為了避免魚線在關鍵時刻掉鏈子,就可以用稍粗一點的。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魚很大,釣大板鯽,動不動就是半斤一斤的,或者經常有鯉魚出沒,而你又非常想兼顧鯉魚,那沒辦法,也得換粗點。

可如果你專攻鯽魚,那我建議還是用細線比較好,理論上來說一年四季都可以用細線,但相對而言,天冷的時候用的線要更細,天熱要求可以放寬。

那多細呢?我本人最常用的兩套線組搭配,一是1.0+0.6,二是0.8+0.4,這還是因為我不太想釣過小的鯽魚,如果你釣麻將鯽、瓜子鯽,那麽有多細就用多細。當然,細線要配合軟竿,拿個燒火棍一樣的魚竿,那魚線的“壓力”就大了,容易斷。

釣鯽魚之魚鉤的選擇

魚鉤,我專門有文章講過,分享了我常用的幾種鉤,分辨是袖鉤、海夕、伊豆。但這只是我個人的習慣,有人喜歡用秋田狐,有人喜歡用溪流鉤,還有人喜歡用新關東,都可以。

但像伊勢尼這類我就不太推薦,因為這是釣大魚的鉤子,鉤條很粗,並且鉤尖內扣,適合釣大魚且最好是釣鈍點。不過你非要用,也不是不行。

釣小個體的鯽魚,我建議商品餌開拉餌,然後配合無倒刺的小鉤,鉤條一定要細,像袖鉤3號以下就可以。

釣中大個體的鯽魚,用伊豆、海夕都行,我常用四號、五號,掛蚯蚓、掛紅蟲、掛麥子等等,伊豆海夕的鉤條都比袖鉤粗,所以萬一遇上鯉魚,也比用袖鉤要靠譜一點。

釣鯽魚之浮漂的選擇

浮漂主要看吃鉛量,而吃鉛量則要根據水深、竿長、魚體型大小去選擇。如果你用的是4.5以下的魚竿,那麽竿長這個因素不怎麽需要考慮,因為短竿拋起來方便,你用個一克以下的漂也能拋。

再說水深,水深在2米以下,也就不怎麽需要考慮水深這個因素了,你用小漂也是可以釣的,除非走水,那屬於特殊情況。

至於魚的個體,這個比上面兩個因素要簡單,因為鯽魚個體不大,尤其是野生鯽魚,碰上七八兩、一斤多的很少,有些地方資源匱乏,半斤以上的都可遇不可求,所以你用小漂就可以。

綜上,我個人釣鯽魚常用浮漂為1~1.5克左右,這是最常用的一個吃鉛範圍。但你要是用4.5米以上的竿,常在2米多的水深作釣,或者是要兼顧鯉魚,那就不好說了,也許浮漂要2克,也許3克,沒有一個確定的範圍。

釣鯽魚之餌料的選擇

最好用的餌料是紅蟲,其次是蚯蚓和蛆,天越冷活餌效果越好。如果要用商品餌,純釣鯽魚不考慮其他魚種,那麽餌料要細膩點,霧化要好點。

釣鯽魚我推薦最多的一個配方是化氏四號鯽+六號鯽+新四季,我覺得主攻鯽魚的話,要比老三樣要好。等到天熱了,雜魚多了,六號鯽少放,新四季也少放,可以加大板鯽、一窩瘋或者藻元素(選一二種就夠,不要大雜燴)。

我一直勸釣友們不要太迷信配方,影響魚獲的因素有很多,餌料只占一點點位置,釣鯽魚你開點腥香餌,把狀態把控一下,那就沒什麽問題了。尤其是小鯽魚,食性很雜,什麽都吃,餌料根本沒那麽講究,你釣不到它只是因為沒把它誘進窩。

文章就寫到這裏吧,如果本文對你有幫助,希望可以點個贊支持一下,如果釣友們在垂釣中遇到什麽問題也可以及時與我聯系,互相交流。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