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們有山有河,那麽讓它們永遠幹幹凈凈,綠油油的;如果你們有獨特的建築,那麽就讓它們永遠保持古雅的模樣;如果你們有獨特的服飾、歌謠和舞蹈,那麽就保護它們,並熏陶他人。”這是一位旅遊人類學家對旅遊者們的忠告。出遊時,請不要讓不良行為汙染了身邊的美景。
  1  四處留名經常瀏覽古建築或者碑林一類人文景觀的遊客會發現,國內90%以上人文景觀都或多或少遭到此類破壞。當你醉心於王羲之的狂草墨跡時,突然旁邊出現一行“×××到此一遊”的筆跡,當你贊嘆一座廟宇的雕梁畫棟時,旁邊的墻上寫著一行“×××愛×××一生一世”,把它們留著吧,顯然敗興,刷掉吧,破壞了原有建築的整體古舊感,讓人不免扼腕嘆息,卻又無能為力。古人向來有句話“傷風敗俗”,其實用在這裏形容這類人一點不過。
  汙染指數:★★★★★2  亂扔垃圾這幾乎已成為一項“傳統”的汙染形式,要麽是塑料袋遍地飛舞,要麽是河流漂滿火腿腸的腸衣。總之,本來幽雅的環境在遊客多了以後往往變成了亂糟糟的“集貿市場”。筆者曾在一次爬長城的時候看到一個國外遊客把路邊的塑料袋默默撿起繼續前行,一個國外朋友尚且能夠愛護我們自己的家園,不由讓主人汗顏。
  汙染指數:★★★★★3  隨意如廁外出旅行的人恐怕大多有過野外如廁的經歷,很多旅遊大巴在長途旅行時會停到一些人煙罕見之地,男左女右,分開在路邊解決內急,更有甚者,居然在景區內隨意如廁,比如長城的烽火臺、寺院的墻角等等,往往搞得臭氣熏天,令人苦不堪言。
  汙染指數:★★★★4  荼毒生靈很多人喜歡到處嘗鮮,比如到了長江就想吃中華鱘,到了青海湖就想吃湟魚,甚至有的人到一些原始森林裏遊玩時還喜歡購買一些獸皮之類的東西做紀念。這些行為無疑助長了當地一些不法分子鋌而走險的風氣,本來就已經稀少的生物資源在這些外來欲望的驅動下慘遭厄運。還有一些行為也會對當地生靈造成傷害,筆者曾目睹遊客從不法商販手裏買來變質發黴的花生餵猴子,在自己獲得快樂的背後,無視可愛的生靈可能會身患疾病而失去生命。
  汙染指數:★★★5  亂拍照在很多人文景觀裏,明確立出“嚴禁拍照”牌子不外乎兩個原因,一是因為很多展示器物珍貴,過多的閃光會對器物造成傷害;二是因為一些宗教的或者保密的器物不適合外泄其照片。不論出於哪種原因既然管理方提出禁止拍照就應當遵守,但偏偏有些人因為好奇或出於炫耀違反規定,當然,有時因景區太大,管理人員疏忽時很多人往往得逞,但這樣的行為終究是不文明的一種現象。
  汙染指數:★★★6  不文明乘車旅途大部分時間在車上度過,但很多人的生活習慣如果不夠文明對周圍的旅客就會帶來較大的影響,比如爬一趟山下來把登山鞋脫在車裏,卻不知道很多人要飽受難聞的氣味;有人把音樂的聲音開得很大,自己很愉悅卻令別人心煩意亂;還有的在車裏買來味道重的東西大快朵頤,忽視了同行人的感受。
  汙染指數:★★★★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