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太子河城市段又能釣到野生魚了
幾天來的小雨,讓太子河水變得越發充沛。7月11日早上6點多鐘,拿上漁具,帶著小板凳,楊洪傑來到了本溪太子河小華山河段。與周圍早來的漁友簡單打了聲招呼,楊洪傑就支上板凳,架上魚竿,優哉遊哉地開始享受他的垂釣生活。
“太子河又有魚了! ”隨著這條信息的不斷傳播,本溪太子河畔又開始出現眾多垂釣者的身影。
太子河對於44歲的楊洪傑而言,有太多的回憶和眷戀。這種與母親河相關的記憶同樣留在很多本溪人的頭腦中,有童年時的與水為伴,有青年時的人約河堤旁……然而,在那個“有水快流”、生態保護意識淡薄的年代裏,太子河同樣遭受到了“迫害”。 由於疏於管理,加之水量減少,太子河逐漸面目全非。每逢枯水季節,這裏水流細小,枯灘雜草,變成了一條死寂的河;挖沙采石、人為設障,讓她成了一條殘缺的河;生活垃圾、工業棄渣、民用和工業汙水直排,使她變成了一條骯臟的河。 “那時太子河裏的魚逐年減少,很多特色魚種都滅絕了。即便是從中釣到了魚,那也因為汙染嚴重,沒人敢吃。 ”在那段時間裏,楊洪傑想過“釣魚癮”,只能選擇去上遊的水庫或是私人的魚塘。
拯救“母親河”,本溪市開始向水汙染宣戰。市裏編製完成了《遼河流域太子河本溪段水汙染防治規劃》,並成立了本溪市遼河流域水汙染防治工作領導小組。他們首先從源頭入手,實施重點汙染源治理及區域流域綜合防治,按規劃、計劃實施建設了本溪城市汙水處理廠、本鋼汙水處理廠、本鋼焦化廠生物脫氮等汙水治理項目。進入“十一五”後,本溪市又安排了投資4.28億元的重點水環境治理工程11項,在太子河本溪段內消滅了超五類水體。長白水泥廠、山城水泥廠先後被關閉和轉產,太子河兩岸的小煉鋼、小洗煤、小水泥等汙染企業也已經成為歷史。
在對太子河進行水汙染治理的同時,本溪市還不忘對其進行改造和建設。他們先後完成了堤防總長28.2公裏的建設,大部分達到了百年以上防洪堤防標準;投資4000多萬元建成和改建了6座攔河壩;通過堤路結合的方式,修建巡河路18.7公裏。此外,新建濱河公園4座,增加市民休閑遊樂面積28.2萬平方米。
昔日平滑如鏡、魚翔潛底的太子河又回來了。 “魚種很豐富,有紅鱗子、白鱗子、老頭魚、嘎牙子、蟲魚等,就連曾經滅絕了的馬口、細鱗等太子河特有魚種,現在也時有發現。其實,釣到多少魚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夠再次享受在這河邊垂釣的樂趣。 ”
楊洪傑享受城市中垂釣樂趣的時間將被無限延續,因為在進入“十二五”後,本溪市又啟動了“碧水工程”,投資11億元上馬了27項“清水項目”。到今年底,本溪將實現全市城鄉汙水處理廠全覆蓋,城區生活汙水處理率達到90%以上,鄉鎮汙水處理率達到50%以上,碧波蕩漾的太子河將被徹底留在城市中和市民生活裏。
圖為太子河畔悠閑的垂釣生活。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