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縣的周先生比較喜歡釣魚,工作閑余總喜歡去河邊垂釣一番,但平時總是釣到些小魚小蝦之類的,沒有太大收獲。8月28日下午,周先生和往常一樣來到清河縣生態園釣魚,用小海竿、串鉤掛蚯蚓準備釣鯽魚,14時左右有魚吃鉤,擡竿後沒有感覺到魚的掙紮,只是感到沈沈的拉不動,起初以為是掛到河底的障礙物,只好慢慢的拉緊魚線,幾番拉線後,魚線那端有了劇烈的掙紮,周先生急忙搖緊漁輪,和它成了拔河之勢,“啪”的一聲海竿被拉斷了,周先生只好用手拉線,慢慢把它牽到水邊,這時才發現釣到是一只野生大,在幾個漁友的幫助下,終於弄了上來,放入魚護。
周先生(右)和朋友一起把大甲魚放歸自然。劉傑 攝
回到家後,周先生仔細的為大甲魚做了“體檢”:體寬約30公分,體長約35公分,體重6斤還多一點。原本周先生想約幾個朋友美餐一頓,但咨詢朋友後才知道,這個甲魚至少已有10年以上的年齡了,是個極品,極為少見。但為了不破壞身邊水域的生態環境,周先生和家人動了惻隱之心,決定將野生甲魚放歸自然。
聽說有野生大甲魚被釣獲,不少人都想花高價購買,有人說值1000多元,有人說出2000元買,但周先生依然不為所動,堅持去。
28號下午16時,周先生邀請幾個朋友,來到生態園,費勁一番周折,冒著被大甲魚咬傷的危險,先後將掛在甲魚下巴、脖子、爪子上的4枚漁鉤取下,為大甲魚拍照後,順利放生。周圍漁友得知周先生釣獲後又放生的事情後,都豎起拇指稱贊。
據了解,清河縣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磚瓦廠取土留下的大土坑,有積水後就開始養魚,幾十年來,從未幹枯過,水內魚類品種較多,時常會出10幾斤的大魚,水裏同時也生活著一定數量的野生甲魚,曾有目擊者看到了近20斤的大甲魚,時常會有2-3斤的甲魚被釣上來,但像周先生釣獲的6斤甲魚實屬少見。
最近幾年,當地政府對生態園進行了升級改造,配套了附屬設施,改善了周邊環境,使生態園成為了清河市民休閑、體育鍛煉的一個好去處,同時也成為了清河縣一張亮麗的城市名片。雖然近幾年來水質時好時壞,但我們相信,有了像周先生這樣關註生態環境、不為利益所動堅持放生的熱心市民,清河的水會更清,魚兒會更多。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