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淅川縣宋崗碼頭一派熱鬧景象,一條條魚兒從漁政人員及群眾手中躍入清水,為期一周的2012年丹江口水庫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活動正式啟動。

增殖放流,即用人工方式向海洋、江河、湖泊等公共水域放流水生生物苗種或親體的活動,對於提高公眾環保意識,維護生物多樣性和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等具有重要意義。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地,淅川縣自2003年以來已連續10年開展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活動,向丹江口水庫累計投放匙吻鱘、鰱魚、鱅魚、草魚等濾食性魚類苗種3000多萬尾。

今年增殖放流活動的主題是“建設水源地生態文明、維護水域生態平衡”,旨在通過放流濾食性魚類,使丹江口水庫的魚類種質資源得到有效補充和恢復,凈化水源地水質,促進水源地水域的生態平衡。活動將持續一周時間,計劃投放魚苗410萬尾,其中鰱魚、鱅魚400萬尾,匙吻鱘10萬尾,價值共計500多萬元。放流活動開始前,工作人員還特意對部分放流魚苗做了熒光標記,以便跟蹤調查。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