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水族館裏的三條魚屬於一個新鑒別的巨滑舌魚物種。    鳳凰科技訊 美國國家地理報道,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環境科學與林業科學學院的魚類生物學家唐納德·斯圖爾特(Donald Stewart)正在努力對一類亞馬遜魚重新進行分類,它或代表了好幾個不同的物種。這項研究部分受到美國國家地理的支持。斯圖爾特的這項研究被發表在期刊《甲殼動物》上,這標誌著新的巨滑舌魚物種(Arapaima leptosoma)的官方鑒別,它是自1847年起第一個完全新的巨滑舌魚物種。

清水治汙專項行動成效喜人 消失20多年的石斑魚回歸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魚,巨滑舌魚生活在熱帶南美,尤其是巴西和圭亞那。它們能長到3米長,重達220千克。它們主要通過一個原始的肺呼吸,往往生活在氧氣不足的死水裏。巨滑舌魚一直是亞馬遜人的主要食物來源。它們一直被獵捕,對此生物學家表示擔憂,盡管它們並未瀕危。

    為這些新物種命名非常重要,因為“它引起了人們對巨滑舌魚物種多樣性的註意力,這些物種仍需要被收集和研究,”斯圖爾特說道。“希望它能引起更多巴西人民的註意。”

    唐納德·斯圖爾特和巨滑舌魚。    在過去的一個半世紀裏,科學家們的主要觀點便是只有一個巨滑舌魚物種,但斯圖爾特的研究表明事實上有5個不同物種。今年3月他發表了一篇文章對一個自19世紀初就被懷疑的巨滑舌魚物種進行了重命名。

清水治汙專項行動成效喜人 消失20多年的石斑魚回歸

    這個最新的物種比其他巨滑舌魚要更細長。斯圖爾特解釋稱這個新物種的頭部側邊長有水平的黑色條紋,這是一系列獨特的感覺器官。這個新物種的描述最初來自巴西瑪瑙斯市亞馬遜河國家研究所的物種。這個物種於2001年被發現於巴西亞馬遜蘇裏摩希河和普魯斯河的匯流處。

    斯圖爾特註意到維基百科裏巨滑舌魚的頁面裏有兩張照片其實顯示的是新物種Arapaima leptosoma,這些圖片很明顯來自於烏克蘭水族館裏飼養的巨滑舌魚。“我不知道它們怎麽會出現在那裏,可能某人飼養了它們並送至烏克蘭。”斯圖爾特補充說道他懷疑可能存在更多巨滑舌魚物種。“我們一直都有新發現。”斯圖爾特將繼續密切關註和研究這種神秘的巨型魚類。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