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相對較高的16攝氏度下飼養未成年鮭魚會導致魚的骨骼畸形。研究人員在開放存取期刊《BMC生理學》中發表了一項研究,研究中調查了這種影響的大小和原理,這種影響發生在當鮭魚養殖戶利用溫水來升高魚的生長率時。

    哈拉爾德?塔克與挪威食品、漁業及水產養殖研究協會的研究人員合作開展這項研究。他說:“這裏給出的數據表明,當利用升高的溫度來促進快速生長時,骨骼和軟骨的生成被破壞。在16攝氏度情況下,很有可能是較高的溫度導致了畸形率升高。”

    研究人員分別在10攝氏度和16攝氏度的水中飼養400條魚。16攝氏度水中的魚生長的更快,但是發現有28%的魚顯示出了骨骼變形的跡象,相比之下,在較冷水箱中飼養的魚只有8%出現了變形。塔克說:“我們的研究結果有力地表明,溫度引起的快速生長嚴重影響了成骨細胞和軟骨細胞中的基因轉錄,導致了組織結構和成分的變化。”

    在第二個相關研究中,脊椎畸形的魚被詳細的研究。塔克說:“畸形過程包括分子調控和細胞變化,類似於哺乳動物椎間盤退變中所發現的過程。”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