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建甌東溪村石壁自然村,幾名釣魚愛好者在魏成利的魚塘垂釣。

魏成利今年51歲,祖籍寧德屏南縣,1984年來到建甌打工,就再也沒離開過。初來建甌時,魏成利主要從事伐木種樹,兼職在魚塘做工。逐漸的,他喜歡上了養魚這一行業,自己承包下了魚塘。

自從打理魚塘以來,魏成利摸索了不少魚塘管理經驗,他告訴筆者,東溪村三面環山,水源便利,水質也非常好。他購買來健康活潑的優質魚種,將草魚與鰱魚混養,投入鮮嫩青草飼養草魚,而遺留在水中的飼料和草魚排出的廢物,以培養浮遊生物,作為鰱魚的飼料。同時,他還註意環境與池塘消毒,進水排水通暢,投餵餌料要堅持定時、定位、定質、定量的原則。他養的魚,肉質特別好,雖然價格比別人的更高些,但從來不愁沒銷路。

近幾年,現代化漁業快速發展,傳統的漁業池塘條件差,養魚水平低的問題日益顯現,加上做工的工資上漲,池塘養魚的效益逐年在下降,許多漁農陷入了困惑。魏成利通過改善池塘養殖條件,調整品種結構,發展休閑漁業,為釣友開放垂釣項目,增加收入。現在,魏成利的魚塘一年可以帶給他四萬多元的收入。

魚塘距建甌城區只有5公裏,周末不少垂釣者都會結伴而來。接下來,魏成利將爭取找到適合池塘養殖的新品淡水魚品種,並增加投入更多設備,改善魚塘水質,提高魚的品質。同時在原有的20畝魚塘魚草基地的基礎上再開辟出10多畝的荒地,建立新型魚塘,以便更多的人前來休閑垂釣。(余養林)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