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記者來到湖北鹹寧市通山縣富水庫區,探訪魚市魚情。

穿過25.4公裏長的富下公路,我們來到大畈鎮和平村。和平村地處富水水庫,全村90%的村民從事漁業生產。在一個叉路口,記者看到,兩輛外地牌照的貨車,車主正在購魚裝魚。

看到白花花的鮰魚被撈起,裝載上車,村裏的養魚大戶袁天生臉上樂開了花:“我們在水庫網箱養魚,2012年保守估計可以有300萬斤的收成。開始擔心賣不出去,沒想到,四川、重慶、雲南等地的魚販都找上門。”

然而去年春季之前,由於公路坑窪不平,逼仄彎急,外地魚販不敢進來收魚,魚價被壓得很低,漁民們對此很無奈。

轉機出現在去年5月,縣政府斥資近千萬元,改造重修了這條通往庫區的鄉村公路。路通後,袁天生因勢利導,加大了投入力度,新建300多口網箱,投放魚苗200多萬尾。

“產量翻了一番,價錢反而提高了,養魚有賺頭。”袁天生高興地說。

袁天生告訴記者,今年打算擴大合作社的規模,爭取達到100多戶,成為全縣最大的農民養魚專業合作社,帶動更多漁民抱團發展,共同致富。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