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農業部漁業局李書民副局長在第三屆全國大宗淡水魚營養與飼料學術研討會上透露,“生態優先、養捕結合,控製近海、拓展外海、發展遠洋”將作為國家漁業發展的新方針,並將於下月召開的全國海洋漁業工作會議上宣布。

據統計,我國的水產品總產量自1989年以來連續多年位居世界首位。作為世界主要漁業國家中唯一養殖產量超過捕撈產量的國家,我國水產養殖產量占國內農業總產量的72%,占全球農業總產量的30%。

但隨著工業化程度的不斷提高,環境汙染日益突出,同時,由於養殖自身的汙染,養殖環境也不斷惡化,會上,國家大宗淡水魚產業體系首席科學家戈賢平研究員直言,“我國是水產大國,而非水產強國”。

糧食穩定供給是關系國家穩定的重大問題,李書民副局長在會上表示,糧食緊張主要還是源於飼料緊張,因此,我國水產飼料研究還有以下五大有待解決的重大問題:第一、提高飼料轉化率;第二、確保飼料質量安全;第三、飼料魚粉的替代產品問題;第四、部分魚類全人工飼料問題;第五、大力推廣使用浮性飼料。國內水產飼料學者企業能進行相關方面研究,尋求解決方案。

“即將提出的漁業新的發展方針,將生態優先列入首位,是非常重大的變革。”李書民強調,“不同與過去“以養為主”的方針,保護生態環境,減少野雜魚投餵,研發並推廣全人工飼料及浮性飼料也需要飼料行業一起努力!”

據悉,第三屆全國大宗淡水魚營養與飼料學術研討會是由國家大宗淡水魚類產業技術體系主辦,湖州師範學院等單位承辦的旨在加快大宗淡水魚營養與飼料的研究進展,促進大宗淡水魚類產業技術體系內外學術交流的學術會議,已成功舉辦兩屆。本屆會議吸引了體系內外知名專家和飼料企業代表近200人參會。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