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斤大魚賣了82萬"續 黃唇魚"火了"漁民都想要 組圖

“黃唇魚”,現在成了漳州龍海市浮宮鎮海門島最熱門的話題,但也是村民們最隱晦的詞——— 一旦遇到外人,絕口不提。

林炳輝兄弟捕到值錢的黃唇魚,賣出82萬元的價格之後,有讀者報料,同樣在該村,又出現第二條、第三條、第四條黃唇魚。這讓不少已經上岸很久的老漁民們坐不住了,紛紛再下海,試試手氣。

但福建信海律師事務所林敏輝提醒,黃唇魚既然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那買賣黃唇魚是違法行為。

報料 第四條黃唇魚出現?

4月1日,海門島海平村的村民林炳輝兄弟捕到了一條102斤的黃唇魚,並賣了82萬元後,村民傳言稱,兄弟倆又捕到一條50斤的黃唇魚,並賣了100萬,但是遭到兄弟倆否認。

昨日,又有讀者向導報報料,他們村已經捕到第四條黃唇魚,長1.70米,重90多斤,賣了100多萬元。

該讀者稱,林炳輝兄弟共捕獲了3條黃唇魚,“只是第三條比較小,只有幾斤重,好像也賣了好幾萬元錢。第四條是我們同村的一名高姓村民捕到的,就在兩三天前捕到的。”

有村民猜測,這4條黃唇魚是“一家子”,所以在較短的時間內,被先後捕獲。

昨日上午,記者以遊客的身份,再次登上海門島。不過,只要一提到“黃唇魚”三個字,很多村民都有意無意地回避,並不願直接回答。讀者的報料,本報記者無法準確核實。

調查 不少老漁民重新出海

捕到一條就能發財,這讓漁民們產生了無限的遐想:別人能捕到,我應該也能捕到,何不試試手氣!

在這種心理作用下,海門島的村民們,也紛紛加入了捕魚行列。村民老謝說,他從來就沒捕過魚,不過看到村裏已經捕到4條黃唇魚,他也想試試,“成本不高,只要小漁船就可以,所以我就特意買來漁網,請人幫忙捕”。

“出海的第一個晚上,捕到一條一百多斤重的魚,還以為是黃唇魚,高興壞了,後來發現不是。”老謝說。

此外,一些已經上岸多年的老漁民,也經不住誘惑,再次出海,重操舊業。海門邊防所相關負責人表示,大船出海必須登記,但是小漁船不需要,無法確認出海的漁民人數是否有增加。不過,他也表示,最近聽說島上很多人加入捕魚行列。

專家 黃唇魚稀有,建議不要捕撈

據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的杜先生介紹,黃唇魚屬石首魚科,近海暖溫性稀有底層魚類,棲息於近海水深30-60米海區,幼魚棲息於河口及其附近沿岸,分布於東海和南海北部。

“但要認定是不是黃唇魚,需要通過解剖,查看魚鰾和耳石(腦內的一根骨頭,起平衡作用)以及其它多方面。目前黃唇魚非常稀少,在珠江口有個黃唇魚保護區,但保護區內的黃唇魚也是極少,而且都是比較小的。”他說。

杜先生介紹,黃唇魚的魚鰾是貴重的滋補品,但捕撈過度,導致近二三十年變得非常稀少,只是偶爾在媒體上看到,現在黃唇魚已經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所以建議大家不要捕撈。

而福建信海律師事務所律師林敏輝則表示,黃唇魚既然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那買賣黃唇魚是違法行為。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