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前,淇河沿岸還有很多漁民以捕魚為生,淇河鯽魚也養活了一代又一代的漁民。但隨著氣候的變化,淇河來水量逐年減少,近年來甚至出現了斷流。加上環境汙染,人為過度捕撈,淇河鯽魚陷入瀕臨滅絕的境地。淇河鯽魚的保護問題開始引起社會各界的關註。

自1985年起,鶴壁市、安陽市水產漁政部門工作人員及一批有識之士自覺行動起來,不斷呼籲加大保護力度。從那時起,作為《河南省野生動物保護名錄》中唯一重點保護的魚類物種,淇河鯽魚的價值越來越受到認可與重視,地方政府對淇河鯽魚的保護力度逐步加強。

1985年8月,鶴壁市政府發布了《關於保護淇河鯽魚資源的布告》,並興建了淇河鯽魚原種場,進行淇河鯽魚的原種保存。1991年,鶴壁市政府建立了禁漁期、禁漁區製度。2003年決定對淇河封閉管理,初步形成保護區雛形。2007年10月,建立淇河鯽魚種質資源保護區,保護區面積80平方公裏。2008年2月,被批準為省級保護區。2012年12月,被批準為國家級保護區。

安陽市境內的淇河鯽魚保護工作起步也很早,2007年就成立了國家級淇河鯽魚種質資源保護區。

與此同時,鶴壁、安陽兩地的水產漁政部門多次組織向淇河放流淇河鯽魚種苗,民間自發興起的放流活動也很多。加上禁漁力度的加大,淇河鯽魚正在恢復往日的輝煌。目前,淇河鯽魚在淇河魚類中所占比例已達60%,種類達64種。

應對濫捕 加強執法

如今,走在鶴壁市大街上,售賣淇河鯽魚的招牌隨處可見。其中,有人工養殖的,有假冒的,也有野生的。而按照當地政府的規定,野生淇河鯽魚早已被明令禁止捕撈,更不允許用電魚器、地籠、小眼魚網等工具捕魚。然而,事實上,淇河沿岸捕撈野生淇河鯽魚的現象屢禁不止。

鶴壁市大賚店、清水灣等地村民祖祖輩輩以打魚為生。這些傳統漁業村也是亂捕淇河鯽魚比較多的地方,漁業執法難度很大。

今年“五一”假期,鶴壁市水利局漁政處處長郭炳成接到市長熱線電話稱,有市民舉報有人在淇河裏“電魚”。郭炳成帶著一名工作人員趕往現場,同時通知淇濱區執法人員到場。執法人員將正在實施電魚作業的人抓了個現行,沒收了他的電魚器。電魚者往外打了一個電話,5分鐘之後,20多人趕了過來,將執法人員團團圍住,阻止執法人員沒收電魚器。

類似的場面並不少見。鶴壁市漁業執法人員感受最深的是力不從心。

郭炳成說,現在一些在淇河非法捕魚的人多是開著車或騎著摩托車去,偷捕之後迅速逃離。而漁業執法因為沒有專項經費,人員少,沒有交通工具和執法設備,很難對非法捕魚者構成有效製約。全長87.5公裏的淇河,就是一條戰線,亂捕魚的人經常與執法人員打遊擊。由於淇河實行屬地管理,而沿淇河的區縣又都是以淇河劃界,這也讓亂捕魚者有機可乘。有時執法人員在河邊發現了捕魚者,他就跑到對岸去,而對岸又屬於另一個轄區,原則上講應由對岸轄區的執法人員進行執法。即便是漁業執法人員抓住了捕魚者,執法手段也僅限於沒收漁具、罰款、教育,遇到暴力抗法往往無可奈何。

針對漁業執法力度不夠的問題,鶴壁市淇濱區城市管理局第四執法大隊支隊長翟偉峰表示,依據相關法律條文精神,在禁漁期或禁漁區使用非法捕撈工具捕魚,情節嚴重的構成刑事責任。因此,下一步漁業執法部門準備與公安部門聯合執法,追究一批違法捕魚者的法律責任。

對於市民反映的鶴壁市盤石頭水庫承包養魚者的捕魚問題,郭炳成表示,市水利局將會同盤石頭水庫建設管理局,加強對承包者捕魚活動的管理,該局下屬的漁政執法部門要切實負起責任。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