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江1177噸魚缺氧死亡 上百人穿梭江中撈死魚 現場圖片

截至昨晚9時30分統計,墨江縣泗南江庫區網箱養殖的魚已經死亡1177噸、魚苗死亡360萬尾,這些魚來自86戶養殖戶,經濟損失達1300余萬元。一名養殖戶告訴記者,讓他們蒙受重大損失的原因是“電站不提前通知就進行放水,水位下降後魚兒缺氧。”墨江縣政府表示,當前重點工作是對活魚進行搶救,最大限度減少漁民損失,以及開展好環保工作,對死魚及時處理。

直 擊

上百人穿梭處理死魚

泗南江電站庫區位於墨江縣泗南江鄉、那哈鄉和壩溜鄉之間,距離墨江縣城約80公裏。

昨日上午10時許,記者抵達死魚重災區格牙。格牙屬於那哈鄉,那哈鄉地處泗南江北面,而江南則是壩溜鄉,在那附近,還有一條壩蘭河匯入泗南江。泗南江由東向西流經格牙後,進入泗南江鄉,在泗南江鄉境內,修建了泗南江水電站。

據那哈鄉黨委書記紅介紹,雖然泗南江庫區在3個鄉之間,但在庫區裏進行網箱養魚的,主要是那哈鄉和壩溜鄉的漁民和少部分外來戶,其中單那哈鄉去年就有194戶從事網箱養殖,網箱達到2500多個,產量為4590噸。“整個庫區長近30公裏,格牙離壩頭大約12公裏,網箱主要集中在格牙一帶約15公裏左右的江段。”

對於泗南江格牙段的網箱養殖區域,記者之前曾前去采訪過,那時,水深清澈,網箱排列整齊,每戶人家網箱相隔幾十米到幾百米不斷。不過昨日記者看到,這一景象已不復存在了,在距水域幾百米遠的地方,就能聞到死魚散發出來的惡臭,水位下降了不少,許多網箱散亂地遍布在江中,在江裏,上百人正穿梭著撈死魚、對水域消毒等。

原 因

缺氧致魚兒大批死亡

據介紹,這些網箱養殖的魚,從5月20日淩晨開始出現死亡,截至5月24日下午2時30分,泗南江電站庫區共受災45戶,767口網箱,死魚達854.4噸、魚苗死亡292.4萬尾,經濟損失達900余萬元。

是什麼原因導致魚死亡的呢?當地漁民代大哥告訴記者,飼料方面沒有問題。另外一名漁民安告訴記者,當天天氣沒有出現異常,與天氣無關。“魚大批死亡主要是因為下遊的電站放水,導致缺氧。” 王喬安說,“放水前,我們沒接電站方面的通知,根本來不及轉移網箱。”

在現場處理事故的那哈鄉黨委書記李文紅、墨江縣農業局局長段濤以及墨江縣副縣長李德良均表示,死魚與電站放水有關,之前他們也沒接到電站要放水的相關通知。往年泗南江電站也放水發電,為什麼沒發生大批魚死亡呢?墨江縣農業局漁業發展服務中心主任黃道琳解釋今年或許是幹旱,水位比往年同期比都低,加之後來電站放水,水位又降了不少。漁民代大哥介紹:“電站放水後,幾天來水位下降了七八米左右。”

李文紅介紹,“我們請了雲南省水產技術推廣站專家來看,經水質檢測、死魚解剖,排除水汙染引發死亡的可能。專家的初步結論是水位過低、水位下降速度過快造成局部缺氧,災情有繼續向下遊蔓延的趨勢。”

措 施

盡量減少損失和汙染

李德良告訴記者,接到報告後,墨江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立即成立工作組,並由他帶隊,帶領縣農業、民政、移民、環保等部門,深入受災現場安撫受災漁民,組織開展救災工作。

“我們請了100多人,加上養殖戶,往下遊深水區拖動網箱;要求養殖戶準備增氧機,統一給養殖戶發放增氧粉2000袋,提高水體含氧量;積極協調魚片加工廠全力做好生產加工,達到滿負荷運轉;協調聯系泗南江電站業主,調減發電量,控製水位下降速度;對死魚進行打撈,做好無害化處理,並對水體進行消毒;做好受災農戶的思想疏導和下一輪的恢復生產前期準備工作等。” 李德良表示,當前重點是救魚和減少汙染,其他相關問題,需要放到後面再解決。

據了解,截至昨晚9時30分統計,墨江縣泗南江庫區網箱養殖的魚已經死亡1177噸、魚苗死亡360萬尾,這些魚來自86戶養殖戶,經濟損失達1300余萬元。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