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新津縣文山村養殖魚大量死亡,場面令人震驚。

華西都市報:上百萬斤魚“暴斃”,55個魚塘裏“屍橫遍野”……新津縣鄧雙鎮文山村和何店村的10戶養魚專業戶近日遭遇了“滅頂之災”,一年的心血全部泡了湯。養殖戶質疑魚的死因,而當地環保部門稱,是淤泥和枯葉等漂浮物使魚兒窒息死亡。

短短半個小時,活蹦亂跳的魚兒突然“翻了肚皮”,一條不剩。前日,新津縣鄧雙鎮文山村和何店村55口池塘的上百萬斤魚死去,養殖戶辛苦了一整年的心血瞬間打了水漂。到底誰是元兇?養殖戶們猜測是上遊化工廠排汙所致,而當地環保部門稱,是淤泥和枯葉等漂浮物使水體缺氧,導致了魚兒大量死亡。

驚嘆魚腥惡臭彌漫全村

昨日上午8點,養殖戶王林來到了他的魚塘前,往常這時,他正在給魚兒餵食,清理魚塘,可是現在,他只能一根煙接一根煙地抽,魚腥味彌漫在空氣中,異常刺鼻,整個村子都是魚腥味。王林坐在魚塘邊久久不願離去,看著堆滿了一地的死魚發呆,念叨著“都沒了,都沒了。”

王林是文山村1組的養殖戶,和其他3家人共同承包了15口魚塘,“一個池塘裏有兩三萬斤魚,在池塘裏活蹦亂跳的,”但眼前,水裏已沒有了魚兒蕩起的波紋,只有擠滿水面的死魚,不遠處的河道裏,死魚源源不斷從上遊漂浮而下,一位打撈老人感嘆:“從沒見過這麼多死魚,養魚的這回虧大了。”

痛心上百萬斤魚都死了

遭遇此劫的還不止王林,就在距文山村1公裏的何店村2組,養殖戶戴立蓉和陳明貴的16口池塘裏的魚也全部“洗白”了。

“6月8日下午1點過就發現不對勁了,魚兒全部浮到水面上出氣,我感覺水裏有問題,趕緊喊人清理魚塘,疏通水源,但已經來不及了,魚兒一條接一條翻了肚皮,就在短短半個小時裏。”陳明貴說。據初步統計,當地10戶養殖戶的55口池塘受到了影響,共有上百萬斤魚集體死亡。

“一年的心血打了水漂了!”養殖戶王小君每天早上四五點,就要起床餵魚,每隔三四個小時還要餵一次,“今年年初下的種,眼看還有一個月就要上市賣錢了,怎麼會這樣?”

目前,養殖戶已按當地政府要求,將死魚打撈上岸,送到附近深埋。

質疑漲水期有工廠排汙?

究竟誰殺死了魚兒?王林指著魚塘外的通濟堰說:“就是這條堰裏流過的水毒死了魚。”他說,養殖戶的魚塘基本都是流水,水源就是通濟堰的水,該堰渠首在新津縣城東南岷江支流南河、西河與岷江的匯合處,流經新津、彭山。“曾有一股灰黑色的水流進了魚塘,水很快變得渾濁,魚兒才會集體死亡。”王林回憶說。而這個說法也得到了大多數養殖戶的認同,王小君說,他下水撈魚接觸了黑水,上岸後手腳便起了紅疹,奇癢難忍。養殖戶們猜測,這股黑水很可能是上遊化工廠排出的汙水,“前兩天正是渠水漲水期,可能有的工廠就趁機排汙。”

華西都市報記者 李天宇 攝影譚曦回應

暴雨沖下淤泥腐物致水質缺氧魚死亡

昨日中午,新津環保局發布消息稱,經調查,南河上遊因強降雨導致水量猛增,水質非常渾濁,水面有水葫蘆等漂浮物。經環境監測人員檢測,魚塘水體溶解氧極低,隨後又作了進一步檢測。對南河沿岸涉水工業企業的檢查中,未發現異常現象。

根據水質檢測結果顯示,河水溶解氧偏低、渾濁、無毒,初步排除工業事故性汙染所致。經專家分析,魚群死亡原因為上遊突發暴雨將河道內沈積的淤泥、河道沿岸枯葉等腐質物沖入河道,導致水體溶解氧偏低、渾濁,從而致魚死亡。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