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中午12時起,東海全面進入為期3個月半的伏季休漁期。
休漁,為的是不竭澤而漁,讓大海休養生息。而對於吃慣了海鮮的市民而言,在6月1日12時起至9月16日12時,市場暫別鮮活海鮮。
到今天,休漁已逾半月,市民的魚類消費情況如何呢,市民的餐桌有何變化?
休漁之後,市場裏,活鮮海產品沒得賣了,但是此前儲備好的冰凍海產品大量上市,8000多噸冷凍水產品陸續出庫,帶魚、鯧魚、海鰻、小黃魚、梅魚、馬鮫魚、馬面魚等凍海產品,在很大程度上,填補了市場的空缺。
同時,來自江蘇、江西以及本地的河鯽魚、鰱魚、黑魚、草魚,不斷進入甬城。
而這幾年,寧波的海水產品養殖也有了長足進步。養殖梭子蟹、南美白對蝦早不是什麼稀罕事,近年來,寧波養殖的仿東海野生大黃魚,無論是品相,還是口味,越來越接近野生大黃魚。
此外,挪威的三文魚,美國、加拿大的金槍魚,秘魯、阿根廷的魷魚,韓國的鴉片魚以及東南亞各國的鯧魚、帶魚、墨魚等“洋水產”的身影也在市場上頻現。
“準備一年就為了這兩三個月”
凍水產品迎來銷售旺季
隨著休漁後鮮活海產品暫時退出市場,冷凍水產品作為一種替代,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攤位上。記者從寧波市水產品批發市場(路林市場)一位工作人員那裏了解到,今年休漁期期間,我市差不多儲備了8000噸冷凍水產品來豐富市民菜籃子。
“隨著需求轉旺,我們也到了一年中除了春節之外最忙碌最重要的銷售期。”林宏(化名)是路林市場裏的一位凍水產品經營戶。在做了10多年水產品批發後,如今,他的生意已經小有規模。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