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怪魚具有黃臘丁的兩個典型特征:四對須,背鰭和尾鰭之間有一個支鰭。
魚類研究專家判斷變異可能是人工養殖造成的,吃了對人體健康沒有影響
“這個肯定是黃臘丁種族。”昨日,西南大學動物科技學院魚類研究專家刁曉明看到這條魚後表示,這條黃臘丁可能是人工養殖造成基因有點變異,但人吃了不會有問題。
家住江北螞蟥梁的張女士在觀音橋某超市買了4條黃臘丁,發現其中有一條與其它3條不太一樣。問了水產人士、魚莊老板、經營者、酒店大廚,有的說是黃臘丁,有的說是胡子鯰……(本報3日17、18版《濫魚充數?》)
這究竟是條什麼魚?昨日中午,本報記者將魚送到西南大學,魚類研究專家刁曉明反復研究後,肯定地判斷:“這是一條黃臘丁。”
“黃臘丁學名黃顙魚。但是黃顙魚家族有很多兄弟,包括叉尾黃顙魚、江黃顙魚、光澤黃顙魚、瓦氏黃顙魚等,經過長期的人工近親繁殖雜交,有的黃臘丁基因出現一些變化。”刁曉明判斷的依據是,首先,這條魚有黃臘丁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在背鰭和尾鰭之間,有一個支鰭;其次,這條魚和其它黃臘丁一樣,有4對須,其中嘴角的一對最長。
“說它是基因變異,主要是嘴巴和頭像鯰魚,大而扁,而真正的黃臘丁頭和嘴略尖一點。還有就是體型有些像鯰魚那樣的肥圓,而黃臘丁比較瘦長。”刁曉明說。
對話>
變異黃臘丁吃了不影響健康
知道這個結果後,張女士心情有些復雜,她和刁曉明展開了對話。
張女士:如果說是黃臘丁,怎麼嘴巴那麼大,那麼像鯰魚?
刁曉明:胡子鯰的最大特征就是支鰭與尾鰭是相連的,這條魚沒有連接起來,而是獨立的。
張女士:為什麼這條黃臘丁是青黑色,而不像其它黃臘丁一樣是黃色?
刁曉明:人工養殖的黃臘丁,身上的金黃色可能消失。
張女士:對於這樣的變異魚,人吃下去會不會影響健康?
刁曉明:15元左右一斤的黃臘丁,肯定是人工養殖的,出現這種變異情況,對人體健康沒有影響。
如何識別幾種常購魚的真假
大家經常買的魚,該如何識別真假?刁曉明講了幾個識別方法。
黃臘丁與胡子鯰:黃臘丁背鰭和尾鰭間有一個支鰭,胡子鯰只有一個背鰭,須只有一對。
野生鯽魚與人工養殖鯽魚:野生鯽魚顏色銀白色,自然有光澤,身材瘦小,沒有須。人工飼養的鯽魚身體顏色很深,有的呈黑色,眼睛鼓。
真假三文魚:市場上的假三文魚,很多是虹鱒魚。虹鱒魚淡水也能養殖,如果你在重慶買到了活三文魚,那肯定是虹鱒魚,因為三文魚賣到重慶,一定是冰鮮或者冰凍魚。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