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舒蘭市法特鎮王大村村民金橫彪在永舒灌區九幹渠法特王大段撈到一條長85厘米,重7斤,尾巴翹起如鯊魚的怪魚。6月30日,金某將該魚放生。經專家鑒定,該魚為史氏鱘,為珍稀魚類,在松花江吉林市流域已經絕跡。
捕撈
村民撈起無鱗怪魚
舒蘭市法特鎮王大村村民金橫彪家有個水塘,養了不少魚,他有多年的養魚經驗。6月27日下午,金橫彪走到永舒灌區九幹渠法特王大段時,發現水渠裏有動靜,憑經驗,他判斷水中有一條大魚。金橫彪馬上跑到村裏叫來黃成立,兩個人拿起網跑去撈魚。
魚依舊在金橫彪發現的地方遊來遊去,兩個人憑借多年的撈魚經驗,很快就用網將魚撈了上來。可一看到魚,金橫彪嚇了一跳。原來這是一條怪魚,這魚身上沒有鱗片,尾巴和鰭都立著,像鯊魚一樣。
圍觀
村民都沒見過此魚
兩個人用網包著魚一溜兒小跑回到家。金橫彪把魚放進家裏長1米多、高0.5米多的浴缸裏,放好水,仔細地看了起來。可是他左看右看,依舊辨別不出這是什麼魚。金橫彪70多歲的老爹養了半輩子魚,也沒辨別出來這是什麼品種。
“老金撈到一條怪魚!”村民們聽說這個消息後,都來觀看。不一會兒,金橫彪家的院子就來了上百個村民。
66歲的金曙輝說:“我活了這麼大歲數,從沒見過這種魚。”70多歲的徐桂祥說:“這魚模樣太怪了,我沒見過。”
金橫彪把魚撈出來“驗明正身”。經測量,該魚身長85厘米,重7斤。
魚在浴缸裏顯得很“郁悶”,不太愛遊。金橫彪連忙拿來加氧泵,放到水裏加氧。魚兒快活了許多,遊的速度快了。金橫彪又找來小魚,想餵餵怪魚。怪魚卻根本不為所動,一口沒吃。
放生
決定把魚送回“家”
金橫彪對記者說:“我一宿都沒睡覺,過一會兒就跑到浴缸前看看,生怕魚跳出浴缸‘自殺身亡’。”就這樣,金橫彪心驚膽戰地守了兩宿後,終於坐不住了。他到電腦上查找資料,尋找怪魚的“身世”。最後,他得出了一個結論——該魚是中華鱘。
這個結論把他嚇壞了,這可是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魚類。他想,自己是農民,文化不多,可保護珍稀動物的意識卻不弱。
6月30日,他叫來黃成立和弟弟金鵬,幾個人用大塑料袋裝好魚,開車到王大村五社的松花江邊把魚放到了水裏。看到魚兒慢慢地遊回“家”中,金橫彪如釋重負。
專家
該魚是史氏鱘
其實,這條魚不是中華鱘,而是史氏鱘。吉林市水產技術推廣站站長付強說,從照片看,該魚為史氏鱘,是一種淡水魚,為珍稀魚類,多分布在黑龍江、烏蘇裏江、松花江內。上世紀70年代,在松花江吉林市流域有這種魚。後來由於江河的自然條件發生改變,受環境汙染等因素的影響,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吉林市流域就已經沒有了這種魚了。
史氏鱘生活在1攝氏度至28攝氏度之間的水裏。成魚以水生昆蟲、底棲生物和小型魚類為食。因為該魚種是一個比較好的品種,形態奇特,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在自然水域中數量稀少,因此具有一定的經濟價值。
付強分析,這條魚可能是被人放到水中的,被放回江裏後,它可以繼續生存,但不能繁殖。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