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深水養殖的金鯧魚比外地池塘養殖的金鯧魚,肉質更好且售價一樣,可是去年9月收獲的魚至今還沒賣完,現在每賣一斤金鯧魚就要虧2塊錢——

    我們的靚魚

    為啥賣不過別人

    海南金鯧魚的養殖戶們,已經郁悶快一年了。

    受廣東、廣西等地大量養殖金鯧魚的影響,去年9月收獲的海南金鯧魚,到如今還沒賣完。眼見著新魚即將上市,養殖戶們只能將這批魚虧本甩賣。

    讓養殖戶們更為困惑的是,海南金鯧魚多采用深水網箱進行標準化養殖,魚肉質好、味香。而其他一些省份的金鯧魚多為池塘養殖,魚有土腥味。魚比別人好,價格和別人一樣,為什麼賣不過別人?這讓養殖戶們百思不得其解。

    在我省水產業內人士看來,產品優質不優價,這在我省水海產品中普遍存在。無論是規範化養殖的水產品,還是優質的深海海捕產品,很多都沒能逃脫此命運。

    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品牌建設缺乏、市場銷售體系不健全、流通信息化落後、水產品加工不足等影響。

    作為全國最大的海洋省,海南發展海洋經濟有著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發展海洋經濟也是我省拓展發展空間、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的戰略選擇。

    可是,如何才能將資源優勢轉換為產業優勢呢?破題,已迫在眉睫。

    漁民的困惑

    海南水產品優質不優價

    石斑價格20年沒啥變

    8月8日的瓊海潭門漁港,風平浪靜,大大小小的漁船在此集結,等待著下一次的出海。這裏的漁民,常赴南沙捕魚,捕獲的海產品有石斑魚、海參、龍蝦等。

    既是“船老大”、又是運銷戶的潭門漁民李成端,到南沙捕魚、做海鮮運銷已有20多年。

    李成端一般把自己捕的魚和從本地漁民那裏收購的魚分為兩類,一類是石斑魚,收購價是20多元/斤,賣給廣東等地運銷商的價格是三四十元/斤。另一類是雜魚,一般以10多元/斤的價格賣給外地運銷商。

    在他的印象中,海魚價格20年來都沒什麼變化。“以前石斑魚賣給外地運銷商的價格是每斤三四十元,現在還是這個價格。”李成端困惑地說,物價漲了,就是魚價沒漲,他也搞不清是什麼原因。

    海捕石斑比養殖的便宜

潭門漁民王振福還有一個困惑——都是石斑魚,為什麼海捕的比養殖的還便宜?去年,他在池塘養殖的老虎斑賣出了好價格,售價達到每斤100元,而從南沙捕撈回來的老虎斑售價僅60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