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在海上漂泊數月之久的探險者和水手們,常常用粗笨的單筒望遠鏡向遠處眺望,有時就能透過彌漫的水霧,看到一些袒胸露乳的美麗“女人”在離岸不遠的海裏把孩子抱到胸前餵奶,下半身卻又像魚一樣。於是有了各種各樣的“美人魚”故事,像安徒生的童話《海的女兒》。
12年6月22日,在海南省文昌市東郊椰林海邊,人們發現了一只從遠處漂來重達千斤的怪魚,它體形碩大,軀體有3米長,全身灰白,像個紡錘。更奇的是它的頭部,吻部向前伸,嘴向下張開,和豬特別相像,上唇還長滿了堅硬的“胡須”。不過,它的鼻孔卻幾乎長到了頭頂,耳朵只是兩個小孔,眼睛很小,灰色的身體上只長著一些稀疏的硬毛,皮膚上還長滿了褶皺。經專家鑒定,它就是人們傳說中的“美人魚”儒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生活在我國南部沿海一帶。
長得如此怪模怪樣的儒艮怎麼會和“美麗女人”聯系在一起呢?北京市水生野生動物救治中心高級工程師陳春山告訴《北京科技報》,這和雌儒艮的胸部有關。雌儒艮胸部乳房豐滿,高高隆起,還生有一對4—5厘米的乳頭,看起來就像成年的女人一樣。
“雌儒艮生了一只小儒艮以後,會有18個月左右的哺乳期,在餵養小儒艮時,它不像其他魚類那樣在水底進行,而是在海草叢中露出半截身子,用雙鰭抱著小儒艮哺乳,就像一個母親抱著孩子一樣,人們遠遠地看見,經常誤以為是哪個女子在抱著孩子餵奶呢,於是把它稱作‘美人魚。’”陳春山說。
幾個世紀以前,美洲新大陸剛剛被發現,歐洲各國紛紛派船去美洲探險。在海上無事可做的時候,那些在海上漂泊數月之久的探險者和水手們,常常用粗笨的單筒望遠鏡向遠處眺望,有時就能透過彌漫的水霧,看到一些袒胸露乳的美麗“女人”在離岸不遠的海裏把孩子抱到胸前餵奶,下半身卻又像魚一樣。這種奇妙的景象,勾起了水手們對妻兒的思念之情,於是有了各種各樣的“美人魚”故事,像安徒生的童話《海的女兒》。
在我國,同樣流傳著“美人魚”的傳說,在南海一帶,儒艮還被稱作“南海鮫人”,傳說有一條“鮫人”被漁夫捕到,好心的漁夫不忍傷害它,把它放回大海,“鮫人”非常感動,流下的淚水變成了珍珠。
陳春山說,儒艮主要吃海草及一些藻類,像海帶之類的,因此只能在離陸地較近的海岸附近生存,很難去深海。另外,儒艮屬於一種暖水魚類,主要生活在熱帶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