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古時期的魚化石在綿陽境內已有發現,不過沒有魚鱗的魚化石你見過沒有?幾天前北川的周先生就發現了這樣一塊奇怪的魚化石。(21日)上午,市文物局考古隊長宋建民對化石進行鑒定後認為,這塊化石的年代為古生代時期的魚化石,但魚的具體種類、為何沒有魚鱗,則需要權威專家的進一步鑒定。
形體奇怪 這條魚為啥沒魚鱗?
據周先生稱,這塊魚化石是幾天前在安昌河永安段河灘發現的。
周先生平時一直喜歡化石收藏,沒事的時候就喜歡到安昌河內去尋找,在他的家裏到處都堆滿了安昌河流域常見的遠古海洋生物化石。幾天前,他到安昌河尋找化石,在永安鎮境內河段,他偶然發現一塊生物化石,化石體是由一條條弧線狀的骨頭組成,排列規整。
當時,周先生以為這是一條蛇或者其他動物的化石,但經過反復辨認,他又懷疑這是一條魚的化石。收藏化石多年,周先生是第一次發現魚類化石。不過,化石體的奇怪形狀,卻讓周先生百思不得其解:既然是魚化石,為何化石體只剩下魚刺,而沒有魚鱗呢?
8月15日,看到本報刊發高新區羅先生在安昌河段發現中生代魚化石的報道後,周先生隨即撥打本報呼叫中心,希望有專家對他發現的魚化石進行鑒定,解開他心中的謎團。
怪魚可能生於古生代
昨上午,宋建民到周先生家裏對這塊化石進行鑒定,推斷這化石的年代為古生代時期。
周先生發現的魚化石附著在一塊長約20厘米、寬約12厘米左右的巖石上,魚體保存不全,一部分埋進巖石裏端,還有一部分則或因巖石斷開而損毀,現存魚化石長約8厘米,中間部分稍凸,約3厘米左右。
由於這塊魚化石是周先生在河床裏發現的,無法進行原始地質年代、地層分析。不過周先生稱,化石附著的巖石在北川擂鼓鎮五星村區域較多,這塊化石很可能就是從那裏被沖下來的。因此,宋建民認為,根據巖石的特征和周邊環境分析,這塊化石的年代應在古生代時期。
宋建民介紹,在古生代時期,到處都是海洋,到2.5億年前,隨著地球大變遷,陸地隆起,大量海洋生物滅絕,周先生發現的這塊魚化石可能就形成於那個時期。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