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成都成華區的升仙湖,是目前成都市內最大的人工湖,湖內專門養殖了一些魚類,屬於禁止垂釣區域。但是,在國慶節假日期間,還是有不少市民前來垂釣,很多人都是跟風而來。據了解,每天前來垂釣的人數達到上千人。(2013 年10月6日,《華西都市報》)
中國遊客被外國稱做是“會走路的錢包”。這些“錢包”表面光鮮,但“素質”非議,難抵“悠悠眾口”。當“國人在法國盧浮宮水池中泡腳”;“中國遊客在美被評最不討喜:踩長椅摸雕塑被驅趕”等消息在網上傳開後,引發網友們熱議,這煞風景的低素質,真讓我們臉上無光。而今十一期間,各地景點人滿為患,不文明現象更是層出不窮。“新疆吐魯番火焰山的鐵扇公主塑像頻被遊人‘襲胸’”; “綿陽的羅浮山溫泉裏有小孩小便致停泡清理”;“成渝環線高速路上,因為堵車許多車輛開始占用應急車道”;“寧波高速路堵車 ,乘客下車偷瓜”;“為拍照好看 ,孩子爬上‘關公頭’” ;“德陽白馬關金牛古道 ,雕塑上遊客耍得歡”。更讓人驚嘆地是,“成都升仙湖垂釣 ,魚線布滿湖泊”。
筆者納悶了,今年“十一”,升仙湖怎麼這麼受歡迎呢?竟然能“被釣魚的人團團圍住,幾乎每一拳之隔,就有一根撐起的魚竿,密密麻麻的透明魚線布滿整個湖泊。”更有甚者,“為了占據有利位置,更是不惜將湖泊周邊的樹枝折斷”。“姜太公”們的車就停在湖泊路邊,汽車、電瓶車嗚嗚泱泱,將道路位置占去了一半。筆者想問,市民究竟是怎麼得知升仙湖可以釣魚的?為什麼五一、端午、中秋,遊客市民都沒去釣魚,偏偏要湊到十一才來個“七天樂”?湖中明明立著“禁止垂釣”的警告牌,為什麼垂釣者“熟視無睹”?
縱然如雙水碾街道辦城管科海科長所說,沙河公司沒有執法權力,在管理前來垂釣的市民時多次受阻,“為了和市民不發生沖突,一般以勸導為主。”,但是,平時究竟是哪一個部門管理這個湖區,責任又是否明確?有關部門以理服人是好事,可是特殊情況,特殊處理,必要的“以儆效尤”或許也是明智之舉。那有關部門在媒體曝光此事之前,為什麼沒有聯系當地派出所,非要等到升仙湖引起了大眾關註才於“本月8日,聯合屬地派出所對垂釣事件進行治理”呢?筆者想問,當發現第一個垂釣人,為什麼不及時製止呢?升仙湖成為“姜太公”們的樂園,相關的管理部門是否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呢?如果“殺一儆百”可以杜絕成群的“姜太公”們出現,升仙湖上密布的網線,難道不是“大仙”們的失職導致的嗎?
市民都有從眾心理,“一只羊過河,十只羊都要跟著過河”。雖然有些市民是“無心之過”,覺得這麼個大湖,垂釣是很正常的。但是,升仙湖明文規定禁止垂釣,眾人群釣不但破壞了周圍環境,造成交通堵塞,並且亂停、亂放、亂折、亂擺的現象,更是對社會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因此,我們不得不提醒廣大市民朋友,在尋求自己的快樂方便的同時,也要想想自己的行為是否文明,是否給環境、給社會造成了負擔。
休閑垂釣,的確是個很好的養生之道。真想釣魚的話,成都周邊有很多可供市民垂釣的地方,比如,蒲江三大湖野釣集中區、龍泉西河鎮漁夫釣龍蝦、雙流萬安鎮塘釣、新都泥巴沱野釣塘釣、大邑縣新場古鎮清源半島等等。這些地方都是垂釣的好去處,又何必為了一些蠅頭小利,貪圖便宜而擠在禁止釣魚的升仙湖旁呢?
並且升仙湖要繼續發展,要打造成著名景區,除了需要法律的保障之外,還需要管理者睿智的舉措,需要集聚一些正能量。我們可以學習西安驪山景區,“遊客可用垃圾換礦泉水”,倡導“美麗中國·文明出遊”,呼籲遊客文明旅遊,傳播正能量。真正的旅行,歷練的是精神上的行走,感受的是心與景的貼近,享受的是情與境的融合,是回歸本真,回歸自然,是人與自然,人與環境的和諧相處。因此,切莫因釣“小魚”而失“大德”。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