斤銀魚,拿回家後卻發現吃起來像QQ糖一樣有嚼勁,頓時懷疑買到了“人造銀魚”,於是向導報反映。連日來,導報記者向多部門求證後,確定陳女士購買的銀魚是真貨,不過經過了防腐處理。

廈門市民買到疑似人造銀魚 吃著像QQ糖放兩天不爛  圖

 

    納悶 銀魚吃起來像QQ糖
廈門市民買到疑似人造銀魚 吃著像QQ糖放兩天不爛  圖
    “假銀魚”在顯微鏡下可看到體內組織

    近日,市民陳女士(化名)到西林菜市場買了半

    9日上午,陳女士到西林菜市場買菜,想買一些銀魚回去,來到一個攤位前,發現盆裏的銀魚有點不一樣,“這銀魚怎麼這麼漂亮,跟我以前買過的不太一樣?”陳女士疑惑地問攤主,攤主回答說大小不一樣,顏色看上去會有些差別。陳女士心想這魚應該挺新鮮,於是就花12.5元買了半斤。

    當日傍晚,陳女士回家做了銀魚煎蛋。菜做好後,她嘗了一口,發現這魚吃起來很有嚼勁,像是在吃QQ糖一樣,魚鮮味也並不明顯。陳女士越吃越感到不對勁,懷疑買到假銀魚了,不敢給家人吃。

    後來她又從雞蛋中挑出一條魚來看,發現整條魚居然還完好無損,這讓她更加納悶了,以前炒熟的銀魚骨頭和魚肉都是分開的。

    陳女士拿出剩下沒煮的銀魚,在手上輕輕晃動,它們會來回擺動,彈性十足。後來經過兩天的觀察發現,買來的銀魚常溫放置了兩天也不見腐爛,且依然保持彈性,這讓陳女士更加懷疑買到假魚了。

    鑒定 魚是真的,但做了防腐

    連日來,導報記者輾轉多個機構,檢測這些銀魚的真假。

    11日下午,導報記者將陳女士購買到的銀魚帶到了廈門市海洋與漁業研究所,經過顯微鏡觀察,基本清晰可見魚骨頭、魚鰭等部位,判定為真銀魚。而常溫放置兩天未腐爛,工作人員認為是經過了防腐處理。

    12日,導報記者又把銀魚帶到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不過相關負責人表示,因無相關標準無法為該銀魚做檢驗與鑒定。

    為了進一步查實,16日導報記者將自行買到的銀魚帶到福建省水產研究所做進一步鑒定。工作人員介紹稱,經觀察魚是真的,若是人造,較難製作魚鰭這樣精細的部位。常溫放置兩天還未腐爛,該人士也表示,正常銀魚常溫放置一天就會腐爛,而常溫放置了兩天未見腐爛應該是做了防腐處理。

    據悉,魚類防腐最常使用的是福爾馬林,而福爾馬林在食品中是禁止添加的。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