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袁先生反映,稱鐘樓開發區一河流發生汙染,大量死魚浮在水面上,河水臭氣熏天,懷疑有企業偷排汙水。鐘樓區環保局工作人員來到現場後表示,河水汙染主要是動植物油,是生活汙水所致,並沒有企業偷排汙水。目前,河面上的死魚已經被打撈出來,環保部門也會對汙水進一步整治。
現場:河道漂散著油汙,打撈出至少300斤死魚
11月19日上午,記者來到位於鐘樓開發區玉蘭路和櫻花路交界處的常松橋,剛到橋上,一股臭味就迎面撲來。
在橋上往南邊的河道看,河面上漂散著油汙,漂浮著不少死魚;而橋北側的河道則更加“慘不忍睹”:大量死魚浮在水面上,河道邊的走廊上有不少被打撈上來的死魚。水面上的油汙正向河南側漂去。
據前來打撈死魚的工作人員介紹,他們打撈了至少300斤死魚。
居民:河道以前水質不錯,經常有人在此釣魚
據了解,這條河叫西界河,河道總長約4公裏,受汙染河道有1公裏。附近居民說,這裏以前水質不錯,經常有人來釣魚。“最多時候有100多個人來釣魚的。”這位居民說,這條河往北通往大運河,但今年9月份有人在河道上修建防洪大壩,如今這河成了死河。
河道管理員王才元說,11月16日上午,河水開始變得渾濁,氣味刺鼻。隨後河裏的魚就開始慢慢死去,一開始大家以為是天氣原因。沒想到11月18日,河水更加渾濁了,大批的魚開始死去。有居民猜測,是不是附近哪個企業偷排廢水,汙染了河道。
區環保局:這些油汙屬生活汙水,不是工業油汙
11月19日上午,記者撥打了鐘樓區環保局的電話。十幾分鐘後,環保局監察大隊的工作人員來到現場。工作人員打撈了部分油汙,隨後又走訪了河道周圍的一些企業。區環保局環境監察大隊大隊長韓曉華說,經檢查,這些油汙不是工業油汙,是動植物油,屬於生活汙水,可能是附近施工人員排放的。而周圍企業產生的汙水都接入了城市管網,並不存在偷排汙水的現象。
城市防洪建設處:汙水是否由大壩施工人員排放,會進一步核實
城市防洪工程建設處辦公室的工作人員說,這個大壩由防洪工程建設處的防洪節點工程建造,工程在9月份開始施工,目前施工進行到水下工程建造,所以切斷了河水和大運河的連接。
至於這些生活汙水是否由建造大壩的工人排放,這名工作人員表示還要進一步核實。“我們有明確的規定,施工隊要做好生活汙水的集中處理。”這名工作人員表示,西界河最近幾天開始汙染嚴重,而他們的施工隊已進駐近3個月,即使是排放生活汙水引起河水汙染,不會在這幾天爆發。
截至記者發稿前,區環保局已經將河裏的死魚打撈幹凈,死魚的原因還在進一步調查中。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