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斤中華鱘曝屍南京碼頭 疑被螺旋槳擊中
昨天上午,南京江寧區弘陽碼頭,一艘貨船上的船工在江灘上發現一條“江豚”,不過它已經死掉了,躺在淤泥裏。有船工認出,這是一條中華鱘,被稱作“活化石”,於是撥打漁政的電話反映情況。南京市農委漁政處的工作人員到現場查看發現,這條中華鱘約100斤重,年齡在十幾歲,頭尾共有3處硬傷,已經死亡一兩個月了。
船工反映:江邊有條死去的中華鱘
昨天上午11點左右,一艘貨船上的船工到碼頭上活動活動筋骨。“你們過來看,那裏有條江豚。”船工小徐手指碼頭邊橋墩下方的淤泥灘,招呼同事們下來看。
這條“江豚”有一兩米長,頭和身體已經斷開,頭骨裸露。魚身有菱形和心形的圖案,整齊排成幾排。“這不是江豚,是中華鱘。”小徐的同事馬師傅告訴大家,自己曾經見過中華鱘,認識這種動物。馬師傅還跟大家普及知識,他說,中華鱘是“活化石”,很厲害。
中華鱘死了挺可惜的,馬師傅就查到了南京市漁政部門的電話,向他們反映情況。
令人痛心:身上的傷可能來自螺旋槳
接到電話後,南京市農委漁政處副處長湯哲斌和同事開著快艇,來到碼頭。這是一處淺灘,平時都沒有人經過,中華鱘躺在淤泥中,有1.5米長,體重約有100斤,工作人員判斷,它的年齡應該在十幾歲。經仔細檢查,這條中華鱘的頭部和尾部有三處硬傷,身體組織已經潰爛,頭部和身體的骨骼已經分開。“已經沒有標本價值了。”湯哲斌說。
中華鱘一般在深水區活動,湯哲斌推測,這條中華鱘可能在深水區就快不行了,浮到淺水區後又被船只的螺旋槳擊中,最終導致死亡。中華鱘被江水沖到淺灘的淤泥裏,由此可以推斷,至少已經死亡一兩個月了。“這條死去的中華鱘太大,他們沒法帶走,只好讓它待在原處。”
再次呼籲:別非法捕撈,請保護它們
“像這麼大的中華鱘,近兩年在南京比較少見了。”湯哲斌說,在十幾年前,還能見到400斤的中華鱘,再往前幾年,還有600斤的。
那我們該怎樣保護它們呢?湯哲斌介紹,中華鱘是很聰明的動物,一般不會輕易被漁網撈到,但有些人會用電捕魚,這樣就會對中華鱘有傷害,對此漁政一直在打擊電捕等非法捕撈。在這裏,我們也向市民呼籲,不要非法捕撈,保護中華鱘。
“活化石”中華鱘
中華鱘是一種大型的溯河洄遊性魚類,是我國特有的古老珍稀魚類,也是世界現存魚類中最原始的種類之一,生活於我國長江流域。中華鱘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動物,距今有一億四千萬年的歷史,和恐龍生活在同一時期,被稱作“活化石”,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南京市農委副處長湯哲斌介紹,中華鱘一般在長江上遊產卵,小苗沿江而下,到深海裏成長,等到長大了,再沿江遊回它的產卵地,這就是“洄遊”。他說,中華鱘一般在深水區活動,只有它的小苗在往大海裏遊的時候,才會到淺灘來覓食。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