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背兩側各有一排棘狀凸起、尾部像鯊魚……這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鱘嗎?昨日,讀者呂先生來電,他在圍墾外六工段釣到一條“怪魚”,這條魚長度約50厘米,重約1公斤。
 
  經過區漁政部門初步鑒定,呂先生釣到的為雜交鱘,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但由於其是外來鱘類,可能破壞本地生態系統,請市民不要隨意放生。
 
  錢塘江裏釣到“怪魚”  圍墾外六工段沿錢塘江,周末的江邊總能發現一些垂釣愛好者的身影。24日上午,義蓬街道後埠頭村的呂先生拿著釣竿出發了,這一次他釣到了一條“怪魚”。
 
  “上午9點多,捕捉到有魚上鉤的信息後,我快速一提,拉上來一看這條魚與普通的魚相比長得有些‘怪’。”呂先生說,魚背兩側各有一排棘狀凸起、尾部像鯊魚,模樣與中華鱘有幾分相似。  帶著疑惑,呂先生將它帶回家養在了盆裏,還用上了增氧泵。“這條‘怪魚’到底是不是中華鱘?”呂先生用手機拍下了照片,並轉發給了記者。  漁政部門鑒定為雜交鱘  昨日下午,區漁政管理站的工作人員趕到呂先生家,經測量這條魚長度約50厘米,重約1公斤,初步鑒定為雜交鱘,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隨後,區漁政管理站的工作人員將它送往杭州水生野生動物救護中心,該救護中心位於湘湖生態鱉養殖場內。“我們初步鑒定它是雜交鱘,明後天會有杭州的專家過來。”  區漁政管理站的工作人員說,雜交鱘是史氏鱘與其他鱘魚雜交而繁殖的後代。雜交鱘可以出售,但經營者必須辦理《水生野生動物經營利用許可證》。
 
  “如果有市民買到或釣到雜交鱘,不要自己隨意放生。”區漁政管理站的工作人員說,本土鱘類只有中華鱘,雜交鱘屬於外來鱘類,有可能破壞本地生態系統。
 
  水生野生動物救護也有“110”  群眾遇到難事會撥110,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水生野生動物也有自己的救護電話:82760177。  2011年9月,杭州市水生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在我區揭牌成立,市民如發現誤捕的、需救護的水生野生動物,可撥打82760177找專家幫忙。  區漁政管理站的工作人員說,隨著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宣傳工作的不斷深入,群眾特別是漁民保護意識不斷提高,水生野生動物救護事件逐年增多。近幾年來,我區就發生過漁民誤捕江豚、松江鱸魚等,主動報告漁政部門並無條件放生的事件。  據了解,救護中心依托養殖場技術力量和場地設施,主要承擔杭州市水生野生動物救護任務,協助漁政部門開展水生野生動物救護,並對救護的水生野生動物建立檔案並加強管理。救護中心還承擔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宣傳任務,為水生野生動物救護、鑒別提供技術支持。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