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人30多年前於州城清江河段岸邊發現一清代渡口石碑,認為是國家文物遂向文物部門報告。
12月10日,記者從恩施市文物管理局獲悉,這一清代渡口碑被運回並得以妥善保護。
據介紹,12月6日,恩施市文物局得到熱心老人報告,州城小渡船紅江橋下河岸有一塊清代渡口碑,請求文物部門收集保護,文物局工作人員隨即趕到現場,並在恩施市水利局、親水走廊指揮部領導及周邊熱心市民的支持和幫助下,將其運回妥善保管。該石碑長80厘米,寬62厘米,厚14厘米。據碑文而知,該碑為清光緒十年修建的木橋功德碑,碑文記載了小渡口設義渡、建木橋的經過,以及小渡船原名小渡口,對研究地方交通歷史具有重要價值。
據了解,早在1979年,當時家住紅江橋西端的鄧明榮在河邊釣魚、遊泳時,發現此碑,認為是國家文物,應該得到有效保護。
今年5月,鄧明榮向恩施市衛生局原副局長王越軍介紹此碑,二人到此尋找,因河裏漲水,加上雜草較深,沒有找到。
12月1日,二老再次來到河岸找到此碑,遂向原市文物管理所(現為局)所長、市政協退休幹部賀孝貴報告,12月4日,賀老專門報告市文物局,要求運回並妥善保管。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