糞水就是從這個排汙口流出的,周邊的河水都已發黃  N本報記者 陳超 毛朝青 文/圖  本報訊 12月9日福州安泰河遭糞水汙染事件發生後,本報曾連續做了多天大篇幅報道,引起市民強烈反響。沒想到一汙未平一汙又起,昨天又有市民反映,大量糞水排入安泰河中,導致河內景觀魚大批死亡。這次的地點,從上次排糞水的地方,沿河往東約500米,在津門路津門橋下。

  昨日下午,福州市建委內河處的工作人員趕到了現場查看,究竟是地下管網等設備損壞,還是說人為大量排汙,導致糞水流向安泰河,目前還在調查中。  河道排入大糞糞水毒死景觀魚  昨天下午5時許,記者來到津門橋附近,一下車就聞到安泰河中散發出陣陣令人作嘔的臭味,路人紛紛捂住口鼻加速跑過。  “排汙口在橋上看不到,要乘船到橋底下才能看見。”負責這段安泰河日常維護的內河管理員劉嶽平說,從昨日下午3點開始,津門橋下這個排汙口就不斷向外排出汙水。

  記者隨後與內河管理員劉嶽平一起,乘船前往津門橋下。  在距離津門橋下還有五米的時候,記者發現河水上出現了一條分界線,靠近津門橋一側的河水已經變成了暗黃色,不斷散發著糞便的臭味。到達津門橋下後,記者看到在北側的河岸上有一個直徑約五十厘米的排水管。而在排水管通向內河相接處,有一個約一平方米的水泥池。  劉嶽平說這個水泥池就是用來防止汙物流到安泰河中的,如果汙水量太大,就會漫出水泥池,流到安泰河裏。  “還有大量的死魚浮上來。”劉嶽平說,這些魚都是去年投放的內河景觀魚。  到了昨天下午4點半左右,劉嶽平發現排汙口不再排出糞水。  建委內河處:已到現場查看原因還在調查  昨天下午,記者聯系上福州市建委內河處,工作人員表示昨天下午4點多他們已經派人趕到現場,發現糞水已經停止流向安泰河。  該工作人員稱,津門橋下的這個排水管其實是叫合流管,年代久遠,在建設時並沒有實行雨汙分離。不過,目前安泰河附近的所有管道都已經實行了截汙,晴天時不會有水流到安泰河裏,只有在遇到大雨時才會向安泰河排水。  既然已經截汙,為何還會有糞水流出?該工作人員表示,由於津門橋一帶的管道處於管道的下遊,排查糞水來源要逆向往上遊排查。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