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記者從沙子口國家中心漁港了解到,眼下每天有至少30萬斤的海兔子魚上岸。雖然海兔子魚在市場上難得一見,但它並未“以稀為貴”。因為島城市民不大“感冒”,從船上剛卸下來的海兔子魚每斤批發價只有1.5元左右,除了漁民將魚曬幹之後食用,大部分都賣到了外地加工成養殖業需要的飼料。 記者 趙傑
船主:隨便下網滿載而歸
“我們都叫海兔子魚,也有叫娃娃魚的,日照那邊還叫它小胖孩兒。可是你要問學名,我還真不知道。”昨天上午10時許,記者來到沙子口國家中心漁港,兩艘捕撈船“魯嶗漁運60557”和“魯嶗漁運60558”正在碼頭上卸貨。工人們將一筐筐的海兔子魚搬運上岸,魚筐在碼頭上壘起了一人多高的垛子。
記者看到,海兔子魚頭大身子小,魚鰭軟綿綿,魚皮滑溜溜、軟塌塌,沒有魚鱗,周身是白裏透粉的淺色,平均每條重量將近一斤。第一次見到這種魚,記者也覺得陌生,可是漁民們卻對其很熟悉了,“每年從11月底開始,這種魚就特別多。近海就有,我們的船跑出去兩三個小時,隨便哪個一晚上下個三四網,就能收獲六七千斤。 ”船主李老板說。
講述:口感一般市場難覓
“碼頭這麼多船出去,一天至少有30萬斤海兔子魚上來。”漁港管理處工作人員郝振梅告訴記者,雖然收獲頗豐,海兔子魚卻上不了臺面。因為它沒有魚鱗,而且新鮮魚肉很松、黏糊糊的,加上口感一般,所以不適合烹飪。相應的,島城市民對它並不“感冒”。碼頭上的批發價也就1.5元左右一斤,在島城市場上可以說是難得一見。
不少漁民則表示,在嶗山當地漁村,大家習慣把新鮮的海兔子魚腌製後扒皮晾曬,製成魚幹儲存。“因為這種魚在我們這兒冬天比較常見,而且便宜,所以每年我們都會曬點海兔子魚幹。先撒一層鹽,然後扒掉皮,天氣好的話,幾天工夫就曬好了,然後涼拌菜或者炒著吃,喜歡的人特別好這一口。 ”記者在碼頭不少靠泊的漁船上看到,扒了皮之後的海兔子魚直接晾在船舷上,儼然成了一道風景。
客商:采購20噸製作飼料
雖然在島城“不受待見”,很多外地客商卻將目光早早瞄上了它。好幾位船老板都說,他們打上來的海兔子魚,大部分都賣給了外地的水產品加工廠,晾曬之後磨碎,製作成了養殖業需要的魚粉和飼料。 “煙臺的、威海的、日照的,大家都來這兒收購。 ”船老板告訴記者。
在碼頭上,一大早從日照嵐山區趕來的貨車司機劉先生就是受老板之托,專門來拉海兔子魚的。 “這才剛開始裝車,差不多要裝20噸左右吧。老板讓我來拉的,回去以後一般就是直接送加工廠,磨碎做成魚粉,再混合其他餌料製成飼料,養魚、養蟹子還有養貂的都會用得著。 ”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