鰱魚、鱅魚的外形很接近,均屬上中層魚類。鰱魚性情活潑,善跳躍,鱅魚性情溫馴,行動斯文,即使受驚也不會亂躥亂跳。鰱魚的活動水層較鱅魚高,常在接近水面的表層遊弋覓食;鱅魚棲息在水體的中上層,不易見到其活動。
鰱魚、鱅魚喜歡肥沃的水體,是因為肥水中有豐富的浮遊生物為它們提供食料,但兩者的食性又有所區別的,鰱魚食浮遊植物,鱅魚食浮遊生物。池塘中浮遊生物的產生是由水底腐殖質和水體所含營養物質在自然發酵和陽光的催合下形成的。沒有及時清除的魚類糞便、各種殘渣都會促成水體的營養化。人的肉眼看不到浮遊生物,但可以由水色判斷水的肥瘦。鰱魚、鱅魚是典型的濾食性魚類,其攝食方式是不停地大口吸水,將隨水進人口腔的浮遊生物以特殊的鰓耙阻住形成濾食。
鰱魚、鱅魚的特殊攝食本領使人產生兩種誤解,一是“鰱、鱅吃屎”。為促使水體營養化以產出更多的浮遊生物,養殖池塘需要施肥。傳統養殖多采用糞水,造成了“鰱、鱅吃屎”的假象。
二是不食鉤餌,用鉤釣不到鰱魚、鱅魚。富含浮遊生物的水體是溶餌於水,鰱魚、鱅魚的吸水過程即是攝食。釣者使出多種手段。在餌上煞費苦心,但鰱魚、鱅魚絕不光顧具有固定形狀的魚餌。近幾年,鰱魚、鱅魚魚餌有很大發展,是與釣組形式的改進聯系在一起的。對於鰱魚愛酸、鱅魚喜臭,釣者已經熟知,用單鉤或雙鉤掛酸臭餌釣鰱魚、鱅魚也有獲得成功的例子,但偶然在其吸水過程中錯將魚鉤吸人而被釣起的低概率只能說是“幸運”,而不可能抽象出具有推廣價值的釣技。廣東有兩位釣鰱魚高手曾在全國釣魚比賽中以單鉤紮魚獲得冠軍,其釣鰱魚堪稱絕活,但所采取的手段不是釣而是鉤,即以漂的晃動判斷鰱魚、鱅魚在一定位置上,用猛抽釣魚竿使鉤尖紮人魚體。
它與習慣稱之為“釣”的以餌誘魚吞食而被鉤掛住魚嘴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怎樣才能使鉤被魚吸人呢?被稱為“飛鉤”的懸釣群鉤有兩種組合形式,一是以罐盛餌,周圍披散狀或輻射狀引出5-8枚魚鉤。二是柱式托餌飛鉤,其形狀與自行車的花管筒相似,“柱”為餌架,上、下各向四周輻射6枚魚鉤(如下圖)。它們的工作原理是以餌人水後的緩慢溶化,使局部水域形成高濃度霧化區,鰱魚、鱅魚在酸餌和臭餌誘引集聚的情況下大口吸食溶散於水中的浮遊生物時,誤將隱於霧化水區的魚鉤吸人。這類組鉤市場沒有出售的,均由釣魚愛好者自行製作,酸餌和臭餌可以視原料采集的方便有不同的配方,但均要經過發酵而不能現配現用。飛彈釣鰱魚、鱅魚的釣獲量是非常可觀的,在養殖池塘中半天釣數十千克不算稀奇。
北京釣者通過實踐,證實用“飛鉤酸餌釣花白鰱”有特別效果,被稱為“釣鰱二絕”,現已傳到南北方各地,成為釣者公認的有效絕技。
“釣鰱二絕”的第一絕招,是“海竿飛鉤定點釣”。鰱魚、鱅魚是中上層魚,有時也活動於水域的中下層。因它個體較大,靠近岸邊很難釣到,因此用海竿飛鉤定點釣是最好的釣法。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