鱅魚和鰱魚一樣,也是中上層魚,廣泛分布於長江幹支流和湖泊,珠江、黑龍江流域的水域都有它的蹤跡。鱅魚以攝食浮遊動物為主,喜歡棲息在有一定流速的江湖之中。由於江河汙染和過量捕撈,以及魚苗混雜等因素,現在,鱅魚的魚苗主要來自人工繁殖。鱅魚的特點是生長快,疾病少,適應能力強。它的活動力沒有鰱魚強。它和鰱魚一樣,已被移殖到世界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並且生長良好。

  在食性上,鱅魚和鰱魚一樣,都攝食浮遊生物,但鰱魚以食浮遊植物為主,鱅魚則主食浮遊動物。鱅魚和鰱魚都靠鰓濾食食物,但鱅魚的鰓耙排列比鰱魚稀,鰓耙相鄰處沒有骨質橋,也沒有篩膜,因此濾水快,大都能濾食輪蟲、甲殼類動物的枝角類、撓足類等,浮遊植物易漏過鰓耙。鱅魚在人工養殖條件下,也攝食豆餅、米糠等人工投餵的糧食類飼料。在人工投餌水域,當養魚人將新鮮的雞糞、豬糞撒進水裏,鱅魚聞到臭味後會很快聚集搶食。這為釣鱅魚提供了很好的魚餌炮製的信息和垂釣方法。

  但是,人們對臭味有反感,即使用糞便打窩子,取雞、鴨、豬糞拌到餌食裏去釣鱅魚的上鉤率非常之高,但絕大部分的釣者也以為不可取,寧願以自製的酸臭味餌去釣鱅魚。

  因為鱅魚的嘴大,而民自然水域中生長的鱅魚個頭大,勁也大,所以宜用直徑0.4毫米、釣力為4500克的高強度透明尼龍魚線,魚鉤宜用鉤條有一定強度和韌性、鉤尖鋒利的國產無錫鶴嘴形112一114號或環型412 -414號長柄鉤。用海竿垂釣鱅魚,也宜用飛鉤,一般由6一8只鉤組成飛鉤。因為飛鉤的特點是要使6一8只鉤子像狼牙似的裸露在餌團外面,因此拴鉤的腦線要比魚線粗,一般用直徑0.5毫米以上的粗線。組鉤的結法:先取一根長40厘米的尼龍線,把兩只同一規格的鉤子分別拴結在線的兩頭。把拴鉤線在1/2處拉成等長,若一組拴6只鉤,將3根拴好鉤子的拴鉤線拉成等長後,在最上端打一個“8”字扣。這種拴鉤法和釣鯉魚、草魚的“炸彈鉤”拴法基木相同。所不同的是:釣鯉魚、草魚的“炸彈鉤”的拴鉤線是用錦絲軟線,拴飛鉤的線則要求是硬線。這種飛鉤釣組,一次可用大小不同的鉤,拴好一二十把,帶到釣場,根據釣上魚的個頭大小,隨時換用。

  垂釣鱅魚,選擇釣點也十分重要。垂釣的水域,宜選底質平坦、無雜草和障礙物如樹根、石縫等,水深宜在1.5一2.0米的淺水區,因為鱅魚是上層魚,多數情況下都在水域的中、上層遊弋。釣點的水太深,它們從水上層遊過,聞不到水底的餌味,是不會下沈攝食的。鱅魚和鰱魚一樣都怕冷不怕熱,盛夏氣溫越高,它越活躍。每年7 -9月,正是氣溫高的時節,也正是釣鱅魚的黃金季節。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