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地形圖是怎樣測製的

  地形圖的測製是個很復雜的工作,是一門專業技術。這裏只能簡要地談談地形圖的測製過程,使同誌們了解測繪工作,增長點測繪常識,知道地圖來之不易,更好地發揮地圖在保衛國防中的重要作用。

  要知道地圖的測製過程,必須先對我們居住的地球有個初步的認識和了解。

  (一)地球是個什麼樣子

  地球是個橢圓形球體,地球的表面起伏不平,十分不規則。有高高的大山,最高的地方是我國的珠穆朗瑪峰,高出海平面8848米多;還有很深很深的海洋,最深的地方是太平洋裏的馬利亞納海溝,深約11022米。兩者相差近兩萬米。這種高低不平的表面,對於巨大的地球來說,是微不足道的,所以測量上為便於表示它的形狀和大小,就忽略不計了。而是設想海水處於完全靜止的時候,把它引伸到大陸內部,形成一個封閉的曲面,這個封閉的曲面叫做大地水準面,把它包圍的形體,叫大地球體。地球的大小,是用它的長半徑、短半徑和赤道周長等數據表示的。各國科學家在不同年代用不同方法推算出許多不同的數據,目前我國采用的長半徑是6,378,245米,短半徑是6,356,863米,赤道周長40,075,704米。

  許多人見過地球儀,上面畫著山脈、河流和海洋等,還有縱橫交叉的細弧線,這就是經緯線。用經緯線能很方便地確定地球表面上任何一點的地理位置,所以稱為地理坐標系。

  地球像地球儀一樣,是繞著一個旋轉軸朝著一個方向不停的轉動的,這個旋轉軸叫地軸。地軸與地球表面的交點叫地極、南(下)端的叫南極,北(上)端的叫北極。地球的中心叫地心。

  在地球儀上南北方向的弧線是經線,一周所有經線的長度都是相、都匯合在南北極點上。一八八四年國際經度會議規定,以通過英國倫敦格林威治天文臺子午儀中心的經線為0°經線,作為經度的起算,所以又叫起始經線。從0°經線往東叫東經,往西叫西經,東、西各分180°。習慣上以西經20°和東經160°為分界,又把地球分為東西兩個半球。

  在地球儀上,東西方向的弧線是緯線。假如從地軸的正中間象切西瓜一樣,將地球切成南北兩半,上(北)邊的一半叫北半球,下(北)邊的一半叫南半球。被切的這個平面,叫赤道面。赤道面與地球表面相交的線叫赤道。赤道,是距南、北極相等的一個最大的圓圈,也是最長的緯線,緯線從赤道往兩極越來越短,到了兩極就縮小成一個點了。科學家們把赤道定為0°緯線,從赤道向兩極各分為90°,赤道以南叫南緯,赤道以北叫北緯。我國的位置在北半球,是北緯地區。

  (二)怎樣把地球的曲面畫到平面圖紙上

  地球既然是個巨大的橢球體,它的表面又高低起伏不平,很不規正,可是我們平時看到的地圖都是平面的。一個是曲面,一個是平面。用什麼辦法把不可展的曲面變成平面呢?製圖學家創造的地圖投影,就是解決這個矛盾的方法。

  什麼叫投影?

  這種現象是我們隨時隨地都能看到的。比如晚上孩子們在燈光下做遊戲,把兩只小手一合,大拇指一蹺,便看到墻上出現兔子、小狗的影像。又如過正月節時做的走馬燈,當夜晚燈裏的蠟燭一亮,在燈籠的紗罩上,就會出現各式各樣人物的影像。這些現象就是投影。

  地圖投影,就是把地球橢球面上的點、線(即經緯線)投影在平面圖紙上。可是地球這麼大,又是個實心的物體,怎樣進行投影呢?

  投影的方法是:假想地球是個透明的球體,在球面畫上經緯網,在球心裝上一個電燈,在地球表面放上平面圖紙,然後打開燈光,這樣,地球表面上的點線就投影到平面圖紙上了。製圖學家根據這種辦法提出許多種投影方法。如方位投影、圓柱投影和圓錐投影等。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