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出行當中,諸如相機、手機、GPS和手電等設備必不可少。供電和電池當然就成了一個不可忽略的問題,而充電電池更是被廣泛運用。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來普及一下關於電池方面的知識。

 

    溫度特性:由於充電電池在電解液體和電極片中的遷移速率與溫度密切相關,因此溫度的上下波動會顯著的影響充電電池的技術性能。
  儲藏溫度:一般情況下,電池由於內部有液體,在低溫情況下長期儲藏會破壞電池內部化學物質,所以建議有條件的情況下,儲藏溫度不要低於-20℃;而過高的溫度也使電池無法達到其額定容量,一般儲藏溫度不要高於40℃。充電電池的正常儲藏溫度為-20℃~+65℃,當溫度降到低於-20℃時,電池中的電解液會凝固,電池的內阻會變得無窮大,電池將無法使用。當溫度超過+65℃時,電解液會發生副反應而產生大量的氣體,電極片中的樹酯粘接劑也會發生變質,從而導致整個電池逐漸老化和衰退,甚至在短期在失效。
  充電溫度:一般情況下,充電溫度在0℃~45℃。
  放電溫度:一般情況下,放電溫度在-20℃~65℃;但在一些特殊情況下,可采用低溫電池和耐高溫電池。
  電池組在出廠前一般經過放電處理,以防止運輸途中由於震蕩或其它原因造成短路,通常新電池不帶電或只含20%左右的電量。
  新電池或長期未使用的電池由於活性物質可能未能完全激活,使用前一般需經過兩三個循環的小電流(0.1C)充放電處理,才能達到標稱容量。
  長期不使用的電池應采用荷電狀態儲藏,一般可預充50%~100%的電量後儲藏,每隔三個月建議對電池充電一次,以恢復到飽和容量。
  電池使用註意事項:
  不要焚燒或拆解電池,其中的化學物質有腐蝕性,會傷害皮膚和眼睛。
  不要拉扯電池的引線或插頭,防止損傷焊點和連接部位。
  不同型號的電池不可混用。
  不同型號的電池上焊接,需用連接片等進行焊接。
  初次使用前用小電流充滿電。
  不可並聯充電,否則會產生不規則充電電流。
  不可反向使用電池或使之短路。
  電池充分放電後,應延長充電時間以達到飽和電量。
  請將電池存放於陰涼通風幹燥、溫度不高於45℃的環境中。
  在電池充滿電或半滿的情況下,不要將大量的電池密集存放。

  不要和酸性氣體接觸,避免靠近火源。
     一次電池:指無法進行充電,僅能放電的電池,但一次電池容量一般大於同等規格充電電池,如鋅錳、堿性幹電池,鋰扣電池,鋰亞電池等。
  二次電池:指可反復充電再循環的電池,如鉛酸、鎳鎘、鎳氫、鋰離子、鋰聚合物、燃料、鋅、鋁、鎂空氣電池等。
  額定容量:指電池在充滿電後,空載狀態下放電至截止電壓時,所能釋放出的電能量,一般以mAh或Ah(1Ah=1000mAh)符號來表示。但如果電池使用時連接負載及長期使用後,電池釋放的電量會下降。容量由於充放電是在一定的C-倍率條件下進行的,因此電池的容量與C-倍率直接相關。通常情況下電池的標稱容量是指0.2C條件下測試得到的電容量。C-倍率越大,電池的放電率越小。充電容量(Ah或者mAh)=充電電流×充電時間,放電容量(Ah或者mAh)=放電電流×放電時間。一般而言,0.2C電流放電基本能夠達到95%~100%放電率,而1C電流放電只能能夠達到90%放電率左右,由於充電受電池原材料本身特性影響,相應需要多充一部分時間,大致是同等電流放電時間的120~160%,例如,NI-MHAA1800mAh,以0.2C(360mA)充電約需6~8小時,而以0.2C(360mA)放電約可以達到5小時。
  額定電壓:指電池正負極材料因化學反應而造成的電位差,由此產生的電壓值。不同電池由於正負極材料不同,產生的電壓是不一樣的,如鉛酸:2V/節,鎳鎘、鎳氫:1.2V/節,鋰離子電池:3.6V/節。另外,電池電壓會隨著充電的過程而不斷上升至某一值,會隨著放電的過程而不斷下降至某一值。
  開路電壓:指電池在沒有連接外電路或者外負載時的電壓。開路電壓與電池的剩余能量有一定的聯系,因此,手機的電池顯示器是利用這種關系而製造。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