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何為抓絨?
抓絨也叫梳絨,是用鐵製梳絨耙子從羊身上將羊絨順利梳下。這是詞典上的釋義,顯然這和我們今天要談的不是一回事。抓絨簡單得說是將超細化學纖維製成毛紗,織製成織物,金屬絲刷拉絨,表面再經機器進行剪絨後製成的功能性面料。
一、目前市場常見抓絨的種類與功效的個人感受
由於抓絨的組絨方式不同,所使用的材料不同,因此抓絨的種類異常豐富,要歸納還真不是容易的事。為了便於選擇使用,這裏就按照功能的不同予以分類。戶外所使用的抓絨大致可以實現以下幾方面的功能:保暖、防風、輕量、快幹、耐磨、延展、易壓縮、易打理、抗靜電、防潑水等,常見戶外所使用的抓絨多數實現其中的一種或多種功能,因此如果細分的還是很多,這裏就按照主要功能簡化分為兩類,一是保暖;二是防風。實際上抓絨往往是多功能的組合,只是為了便於選擇時參考,粗略的分類。
以下的言論僅為個人觀點,無科學的測量數據,僅供參考。由於此文為本人無事閑聊,想那說那,可能並不全面,描述次序也無先後之別。也正因為是閑聊之作,遺漏和錯誤在所難免,歡迎共同探討。不管何種材料的抓絨,厚度仍然是決定保暖性能的主要依據,此外冷暖感受還是一個因人而異的事,不能一概而論。這裏所談到的壓縮性,也只是抓絨材料之間的相對比較。
1、保暖抓絨
這類抓絨多數為單一材料采用編織或粘合的方法加工而成抓絨。目前材料多數為滌綸,我想主要是因為這種材料有快幹的特性吧。早期采用過羊毛,隨著科技技術的進步,逐漸被化纖材料代替,近期好像又有回朝的趨勢。
實際上這類抓絨非常多,一般休閑類也有,戶外面料中更是不計其數,花樣繁多,既有專業面料廠家的,也有各大戶外品牌自有的,選擇起來還真的比較麻煩。以下所涉及的面料只是我接觸過的,我沒有見過的還很多,有空大家補充。
1)Decathlon Creation Novadry2
迪卡儂的Novadry2基本上用在其品牌的大部分抓絨服裝、帽子、手套上,面料的厚、薄不一,這個Novadry2我還沒搞清楚是作為一個技術,還是抓絨的型號。其中190 g/m 2 搖粒絨所做的套頭衫僅49,說是穿在內衣外,我常常直接貼身穿,沒有什麽不適,其保暖性能趕上兩件羊毛衫,而且輕巧,有點類似POLARTEC CLASSICS 100,所以從此我再也沒有穿過羊毛衫,不足就是無彈性,當配合的外衣不當時有點靜電。其他還有一些比較厚的,也有號稱防風的,我估計是通過密植絨來實現的類似POLARTEC Wind Pro的性能,但是個人感覺壓縮性能不行,所以沒有嘗試。
2)Marmot (馬魔山)DriClime
在marmot的產品目錄中,它被歸於防風抓絨類的,但是其防風性能是依靠與其配合的外層尼龍面料實現的,故我將其獨立出來,在marmot的產品中使用較為普遍,那件著名的DriClime WindShirt Jacket就不說了,與其相同面料的還有褲子,marmot的一些兩層沖鋒衣、手套、羽絨服都可以見到它的身影,可以說,marmot對其有相當的自信。這個抓絨非常輕薄,絨毛並非常細小,幾乎看不出,壓縮性也很高,保暖類似POLARTEC CLASSICS 100,但厚度要小很多,大約只有一半吧。不足之處是只能貼內衣外穿,如果裏面是毛面抓絨,穿脫不是很順滑。
題外話:這個DriClime WindShirt Jacket曾經出現過國內標價(660元)低於國外標價(100美金)的事情,遺憾的是現在已經提上來了,是不是網上有朋友推薦的結果?
3)marmot Radiant P-825
8.25oz/m2,這是marmot自主品牌的抓絨,厚度類似POLARTEC CLASSICS 200,保暖性能也相當,在marmot的產品中,好像只有一款夾克使用,但是非常有意思的是,國內的標價低於國外的標價,我拿的對折才335。但與POLARTEC CLASSICS 200相比,略重,壓縮性略差一點,面料的手感柔順性也有點差距。
4)Polartec
這個大名鼎鼎,美國Malden Mills公司的拳頭產品,提到抓絨不能沒有它的存在,個人認為到目前為止,它仍然是最好的抓絨之一,目前沒有一個著名戶外服裝品牌沒有它的身影,可以看出其成功的一面。其產品線齊全,應用廣泛。其共同的特點是比一般的抓絨衫輕、軟、暖和、快幹、易打理、抗靜電、易壓縮,而且不易掉絨。
(1)POLARTEC CLASSICS 100
主要用於內衣、帽子、手套。厚度相當於羊毛衫,保暖性肯定好於一件羊毛衫,壓縮性能較好,一般我都是以它做參考來比較壓縮性能,有一定彈性。
(2)POLARTEC CLASSICS 200
保暖層的主力產品,廣泛運用在中層保暖、帽子、手套甚至是襪子。保暖性以個人的實際使用體會,穿在沖鋒衣內,5度以上很舒服,壓縮性能一般,無彈性,經過處理的有一定的防潑水能力,手感柔順。但是需要註意的是,不同廠家的這個面料有所不同,一般名廠的更好,同材料不同廠家的價格差異這也是其中的一個原因。
(3)POLARTEC CLASSICS 300
據說這種抓絨的保暖性能相當於一件羽絨內膽,一般用於中層保暖層,因為這樣的服裝用在長時間處於嚴寒環境的戶外運動,並且還有另一種性能更好的替代,所以這個材料的產品不是很多。我比較怕冷,有一件,保暖的確很好,有一定防潑水能力,但是重、無彈性、壓縮性能一般。如果你和我一樣怕冷也可以來一件,因為它的確保暖。
(4)POLARTEC THERMAL PRO
唉,這個抓絨是我看到抓絨裏面品種最多的,有點頭疼。這個系列相對於POLARTEC的其他抓絨,主要是保暖、壓縮性能更好。也因為其保暖性能超群,其運用範圍已有超過POLARTEC CLASSICS 200的趨勢,服裝、手套、帽子都可以,面料厚度很多、品種也花樣百出,薄的如羊毛衫的厚度,厚的我看過標POLARTEC THERMAL PRO 300的,選擇時需要註意其單位平方米重量,保暖還是離不開厚度。各廠選用的也大相徑庭,價格差異較大。其保暖性以個人的感受來看,mhw的棉猴與POLARTEC CLASSICS 300相當。
(5)POLARTEC power dry
這個是不是該歸到抓絨?POLARTEC是作為一種快幹材料開發出來的。但是我自己按照個人的理解,還是歸為抓絨來看,因為這種面料裏面是一層小田格的細絨,厚度相當於羊毛衫,彈性很好,觸膚感舒服,有很好的壓縮性能,保暖不如POLARTEC CLASSICS 100,快幹還沒有體會,一般作為內衣,也有作為手套的,但是很少見。冬天的話,我願意穿這個材料的內衣,因為真的舒服。
(6)Polartec Power Stretch
同上面一樣,也是一種內衣材料,一面光滑,一面是細小的絨毛,厚度相當於羊毛衫,可以兩面穿分別為更排汗、更保暖。有人說觸膚感不好,可能我皮比較糙,我穿的很舒服,這個面料彈性非常好,保暖應該和POLARTEC CLASSICS 100相當,其性能介於POLARTEC CLASSICS 100和POLARTEC power dry之間。如果配合mhw的棉猴的話,我穿在0度應該沒有問題。
現在有點fb了,越來越喜歡有彈性的面料,如果各位有機會,一定要試試。
5)TECHNOWARM 200
對於關註POLARTEC的朋友來說,這個可能比較陌生,擁有這個面料純屬偶然,是樂飛葉沖鋒衣的內膽,在我只知道抓絨和沖鋒衣這個名詞的時候買的東西,後來查了一下,TECHNOWARM也是一個比較齊全的系列,只是僅樂飛葉在用,其他品牌沒見過,會不會和哥倫比亞的那個抓絨一樣是自有品牌就沒有考證過,宣傳稱等同POLARTEC CLASSICS 200,實際感受其手感倒是差不多,但是薄了點,因此保暖也有點差距,壓縮好像要好點,穿的不多,未見起球。
6)Patagonia Synchilla
patagonia (巴塔哥尼亞)一個與鳥齊名的戶外品牌,其經營理念讓我贊嘆不已,用回收的可樂瓶做的抓絨是不是這個,還需要考證一下,這個抓絨好像也是一個系列,厚薄均有,我接觸過的是號稱如狗熊的那款有帽的抓絨衣,但是遺憾的是這個面料沒有給我留下太好的影響。面料的厚度與POLARTEC CLASSICS 300有一比,外觀為長毛絨,很密,手感不佳,柔順不足,保暖未試,因二手的尺碼不合,送人的。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