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溫度、氣象條件等都正常的情況下,魚仍不咬鉤,那就是魚被釣滑了。
首先是魚的聽覺分辨力提高。魚的聽覺來源於它的側線,對聲響十分敏感,如嘈雜沈重的腳步聲、喧嘩聲以及“劈劈啪啪”的擊水聲等,這是傳遞危險的聲響信號,這樣的信號會使魚聞聲而逃。可見,魚具有很強的聽覺分辨能力,當它意識搭配危險將要來到時,就不敢冒險咬鉤了。
其次是魚的嗅覺分辨力提高,魚是靠其靈敏的嗅覺尋覓食物的,嗅覺是魚的偵測器,它們在很遠就能嗅到它要吞食餌料的氣味,因此,要想多釣魚,就必須首先從氣味上刺激魚,使其興奮。基於這種認識,釣友們在製作餌料時添加那,以此來博得魚的“歡心”,這的確也受到了很好的效果。但隨垂釣人次的增多,“上當受騙”、“死裏逃生”的魚也越來越多,久而久之,魚便對某些氣味的刺激產生了戒備,這種戒備在不斷重復下得到了加強,進而使魚形成了條件反射。此時,魚再聞到這些氣味後便會意識到有一種潛在的危險,其反應不再是興奮,而是冷淡。結果是在一定水域範圍內,經過一定的時間,最靈的釣餌在魚嗅覺的辨別下也會變成失靈的釣餌,這時的魚就不那麽好釣了。
再次是魚的視覺分辨力提高。當魚通過嗅覺接近食物源後,就用視覺來觀察,決定餌料是否可食了。那些經常有人光顧的魚塘,盡管釣者為魚兒準備了豐盛可口的食物,但這些“見多識廣”的魚一看便知,這些顏色、形態基本相同的魚餌中暗藏殺機,魚具備的這種觀察能力使它們看到釣餌後便會敬而遠之,因此,魚就更加難以上鉤了。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