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導報記者從廈門珍稀海洋物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獲悉,經過保護區介入協調,廈門中華鱘繁育基地內有三頭中華鱘落戶廈門市鼓浪嶼海底世界。
據悉,廈門中華鱘繁育基地去年因債務問題陷入了困境,裏面繁育的中華鱘也一度面臨生存危機。
此次落戶海底世界的三條中華鱘活體,體長1~1.5米,體重12.5~25公斤。目前,海底世界正對這些中華鱘進行隔離檢疫等。
廈門珍稀海洋物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有關負責人透露,中華鱘在海底世界經過20—30天的隔離檢疫後,有望在馬年春節前,與廣大市民遊客見面。
去年,廈門中華鱘養殖基地因債務問題陷入困境,基地內大約200條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鱘連吃飯都成了問題。
一直以來,這些中華鱘的命運牽動著很多市民的心。廈門珍稀海洋物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也積極介入協調,為這些中華鱘謀出路。
據了解,在廈門中華鱘繁育基地,健康狀況良好、符合放流要求的中華鱘有110多條,已開始陸續分批放流。就在2013年的最後一天,53條中華鱘在閩江支流烏龍江水域放流。不過,基地內還有80條中華鱘不符合放流條件,不過它們仍具有科研價值。
廈門珍稀海洋物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有關負責人介紹,中華鱘屬於國家一級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具有較高的科研價值、生態價值和保護價值。不過,中華鱘是不允許進行交易買賣的,除了已經放流和即將被放流的中華鱘外,剩下的中華鱘應該都會用於科研和科普教育。
正因為如此,廈門珍稀海洋物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表示,為普及海洋生物保育知識,培養市民保護海洋環境、熱愛海洋動物的意識,保護區管理辦公室積極開展科技文化知識資源進景區活動,主動援建廈門海底世界鱘魚館,推進廈門海底世界申報海洋科普教育基地。在經過向國家有關部門請示之後,廈門市海洋與漁業局決定贈送三頭中華鱘活體給廈門海底世界。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