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七千塊錢的債務舉家搬遷,躲藏近22年。乍聽起來好像有點不可思議,可是這事的的確確發生了。1月15日,被執行人馬光永主動來到銅山法院,與執行申請人馬克堂達成了和解協議,了結了雙方22年的恩怨。

  馬光永與馬克堂二十年前同住在銅山縣伊莊,而且兩人同姓,算是本家。1992年8月的一天中午,兩人趕集回來,途經施堂東組時,發現路邊的池塘裏有黑魚遊動,這兩個二十出頭的小夥子止不住心中的喜悅,決定逮住這條黑魚。馬克堂覺得黑魚太滑不好抓,就讓馬光永回家去拿魚叉,馬光永回來後看到馬克堂正將黑魚往淺灘趕,又見魚叉生銹,就想實驗一下能否杈住淺灘旁的楊樹,豈料擲出去的魚叉正巧杈到馬克堂的左腳踝骨了,二人遂到村衛生室進行包紮。由於對傷口處理不當,引起化膿性關節炎,經四次手術後仍未痊愈,造成左下肢跛行,而馬光永因經濟所限不能主動給馬克堂治傷,馬克堂無奈之下只能將其告上法院。雙方經法庭調解達成被告賠償原告醫藥費、誤工費、營養費、殘疾生活補助費等共計7000元的協議。

  可是前期治療也花去了馬光永不少的錢,二十二歲的他面對這比“巨額債務”實在沒有辦法,只好離家出走逃往外地。這一逃就是二十二年,當時負責執行的法官和馬克堂都沒有其半點音訊,案子執行沒有任何線索,只好程序上終結。今年,此案作為積案分到了清積組楊貴亮法官的手裏,楊法官不斷調查馬光永現在居住地,並根據其個人信息,通過各個銀行查詢其開戶信息。最終查到其在常州的一銀行有少量存款,雖然只有三百余元,但這一信息給案件的執行帶來了新的希望。後來,楊法官又通過各種渠道查詢到其在常州還有其他存款,通過委托方式及時予以凍結。

  就在楊法官準備采取下一步措施時,馬光永於15日來到銅山法院,自己主動找到了執行法官,坦言在外躲了二十多年,實在是太累了。當看到自己賬戶被法院凍結之後,心中又是驚又是喜,驚的是自己還是被法院找到,喜的是這個壓在心頭20多年的債務終於有地方來解決,自己也可以借著這個機會重回故鄉堂堂正正的生活,原本是小青年的的他,現在兒子也到結婚的年紀了,該在老家好好的辦一場婚禮,葉落總是要歸根的。但同時又覺得自己實在是無法面見馬克堂,希望可以通過法官調解來解決這22年的恩怨。最終楊法官作為中間傳話人,幫助二人最終達成本金及遲延履行金共計兩萬一千元的口頭協議,並於第二天把錢交到法院,雙方二十二年恩怨兩清,又一積案得到圓滿執結。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