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2.5米深的魚塘,現在最深的地方,水只到人腹部。人一下水,魚就驚得跳出水面。
“今年是最旱的一年。”看著逐漸幹涸的魚塘,長沙縣湘峰村的養魚戶鄧亞紅十分著急。一個月內,深兩米五的魚塘水位降了近一半,每天都有魚由於缺氧而死。家中兒子患腦癱,丈夫已經中風三年,為家人看病,維系家庭都指著這口魚塘,幹旱讓鄧亞紅發愁。
8月4號上午,記者來到長沙縣湘峰村,鄧亞紅承包的魚塘大約有8畝,魚塘邊緣部分已經見底,並且露出裂紋。
“我們養魚已經十年了,從來沒有碰到這樣的情況。”鄧亞紅的丈夫陳國旗今年60歲,他告訴記者,去年正月,投放了“四大家族”(即青魚、草魚、鱅魚、鯰魚),還投放了鯽魚魚苗。去年還好,誰知今年碰到了這麼旱的情況。
“以前是不夠賣,現在是賣不掉。”陳國旗介紹,他家魚塘以往每年至少要出售三四噸魚。魚塘中現存的魚正是去年正月裏放置的魚苗,大的已經有五公斤重。一個月前,魚塘本來至少水深2.5米,現在最深的地方水也只到一個成年人的腹部,“去魚塘撈魚,(稍微近點)水只到大腿或者膝蓋”。
短短一月內,魚塘死了一兩百斤魚。這讓鄧亞紅兩口子感到十分痛心。鄧亞紅說,目前魚塘裏還有2噸左右的魚,她最擔心的是,為了保證農作物的生長,村裏會抽水灌溉農作物,“如果再抽一次水,魚塘就會幹,會有更多的魚死。”
陳國旗已經中風三年了,現在走路不太靈便,也無法下塘,平時捕魚撈魚都是鄧亞紅下水。他們還有一個患有腦癱的兒子,無法自主生活。“我女兒在星沙上班,工資只有1000多。”陳國旗說,往年這個魚塘可以給家中帶來四五萬的收益,而家中的主要經濟來源也就是賣魚的收入。
了解到鄧亞紅家的窘境,不少熱心市民會開著車到鄧亞紅家買魚。“平時水深的時候,人走下去魚都不怎麼跳,現在水少了,魚又多,人一下水魚全都跳起來了。”陳國旗告訴記者,不分魚種,所有的魚類一律按照每斤10元的價格售賣。鄧亞紅說,她現在只有兩個願望,一個希望快點下雨,讓魚塘可以被救回來;二是有人能夠將魚塘的魚盡快買走,不要浪費了這一池魚。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