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微博上有一篇文章很火,就是“今後菜場買來的魚再也不需用水養了”。這篇文章說,只要把魚“弓”起來,即使二三十個小時不沾水,魚也不會死。具體做法是,在魚嘴唇上紮一個洞,將繩子穿入打結,將魚身弓起,系魚嘴後的延長線紮住魚尾,使魚兒保持弓姿就可以了。

  說起來,就是讓魚固定保持一個彎身子的姿勢,這樣就能讓魚離開水存活幾十個小時,這可能嗎如果真的能行,下次我去釣魚回家,就不用在後備廂帶水桶了。

  錢報答

  都說魚兒離不開水,僅僅用繩子一綁也不是什麼高科技的活,這就能讓魚長時間離開水體而活著是不是太離譜

  浙大動物科學院教授邵慶鈞一開始也很納悶,憑他多年研究魚類的經驗成果,他的第一判斷是“不可能實現”。 但之後他很認真地進行了實驗,並糾正了自己的看法,在這種情況下,魚確實可以離水成活。他解釋:“把魚‘弓’起來後,因為頭尾均被繩子固定,它的活動能力大大下降,這樣就使得魚減少了氧的消耗。”

  他說,魚能不能活下來歸根到底是因為氧氣,要麼減少氧氣的消耗,要麼吸進足夠的氧氣。而弓魚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這2個關鍵點。

  “弓好的魚掛起來後,幾乎所有的魚嘴都是張開的,這和其他狀態下的魚完全不同。”邵教授認為,這種情況下,只要保持魚鰓濕潤,魚依然能呼吸,能從空氣中獲得氧氣。一方面魚被固定,在被動的“安靜”環境下耗氧量小,另一方面又能從空氣中獲得部分肌體所需氧氣,它自然能活更久,短則十幾二十小時,長則三四十個小時。

  但邵教授認為,魚種不一樣,被弓的魚能活的時間也不一樣,比如鯰魚、黑魚等時間更長,而鰱鱅魚、白條等則相對時間短一些。

  除此之外,要想使離開水的魚活得時間更長,需要具備另兩個條件,那就是氣溫低、濕度高。“氣溫太高耗氧量太高,空氣中的濕度也會降低,一旦魚鰓中的水分被蒸發,魚就無法呼吸,無法從空氣中獲得氧。”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